主頁健康熱點患有糖尿病後,要穩定血糖,...

患有糖尿病後,要穩定血糖,腳部莫名有這症狀,及時檢查

糖尿病被稱為”甜蜜的殺手”,它不僅悄悄侵蝕著血管,還會在腳上留下蛛絲馬跡。很多糖友只關注血糖數值,卻忽略了雙腳發出的求.救信號。當這些異常症狀出現時,可能預示著嚴重的併發症正在發生。

一、腳部出現這些變化要警惕

1、皮膚異常乾燥脫屑

血糖長期偏高會導致自主神經受損,汗腺分泌功能下降。腳部皮膚會變得異常乾燥,甚至出現魚鱗狀脫屑。這種乾燥不是普通潤膚霜能解決的,需要及時就醫檢查神經功能。

2、莫名刺痛或麻木感

就像有螞蟻在皮膚上爬行,或者穿著襪子走路的感覺。這是典型的外周神經病變症狀,高血糖損傷了神經纖維的髓鞘。症狀往往從腳趾開始,逐漸向上發展。

3、傷口難以癒合

一個小水泡或擦傷,兩周都不見好轉。高血糖環境會影響白細胞功能,降低局部抵抗力。同時血管病變導致血液迴圈變差,傷口得不到足夠營養。

二、糖尿病足的三個發展階段

1、早期神經病變階段

主要表現為感覺異常,但對溫度、疼痛的敏感性下降。這個階段積極控制血糖,可以逆轉部分神經損傷。

2、血管病變加重期

出現間歇性跛行,走一段路就小腿疼痛。腳部皮膚溫度降低,足背動脈搏動減弱。此時需要血管超聲檢查評估血供情況。

3、潰瘍感染危險期

輕微外傷就可能引發潰瘍,容易繼發嚴重感染。有些患者會出現”夏科氏足”,即無痛性關節破壞。這個階段需要多學科聯合治療。

三、日常護腳的五個關鍵點

1、每天檢查雙腳

使用小鏡子查看腳底,注意有無紅腫、破潰。視力不好的糖友可以請家人幫忙檢查。

2、正確修剪趾甲

沿著趾甲的自然弧度平剪,避免剪得太短。不要挖剪甲溝,防止出現嵌甲。

3、選擇合適的鞋襪

選擇圓頭、厚底、透氣的鞋子,避免穿新鞋長時間行走。襪子要選無接縫的純棉材質,每天更換。

4、保持適度清潔

用37℃左右的溫水洗腳,時間不超過10分鐘。洗完後輕輕擦幹,特別是趾縫要保持乾燥。

5、避免潛在傷害

不要使用熱水袋、電熱毯取暖,不用刀片處理老繭。冬.天穿羊毛襪保暖,但不要直接接觸熱源。

四、出現這些情況立即就醫

•腳部突然腫脹發紅。

•局部皮膚溫度明顯升高。

•出現不明原因的水泡或潰瘍。

•趾甲發黑或脫落。

•走路時足部疼痛加劇。

糖尿病足的治療關鍵在於早發現、早干預。建議糖友每3-6個月做一次專業的足部檢查,包括神經感覺測試、血管評估等。記住,保護好雙腳就是在守護自己的生活品質。從今天開始,給雙腳多一分關注,就能少一分風險。

您可能感興趣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ment -
AD2

最多人閱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