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健康熱點得了痔瘡,需不需要治療?提...

得了痔瘡,需不需要治療?提醒:若出現這些現象,務必就醫

最近有個朋友神神秘秘地問我:”上廁所時發現紙巾上有血,是不是得絕症了?”聽完他的描述,我差點笑出聲——這不就是典型的痔瘡症狀嘛!其實痔瘡就像感冒一樣常見,但很多人因為害羞不敢就醫,結果把小問題拖成麻煩。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個”難言之隱”。

一、痔瘡到底要不要治?

1、無症狀的”安靜型”痔瘡

體檢發現的痔瘡如果沒有出血、疼痛等症狀,就像皮膚上的痣一樣,可以和平共處。但要注意保持良好排便習慣,避免久坐。

2、需要干預的”活躍型”痔瘡

當出現便血、肛門瘙癢、排便疼痛時,就說明痔瘡開始”鬧脾氣”了。此時通過調整飲食、溫水坐浴等保守治療,大多能有效緩解。

二、這些情況必須立即就醫

1、噴射狀出血

如果出現類似水管爆裂般的噴射出血,說明可能傷及血管,需要專業處理。

2、持續劇烈疼痛

超過3天的劇烈疼痛可能提示血栓形成,不及時處理會導致組織壞死。

3、肛門腫塊無法回納

痔核脫出後卡在肛門外,會導致血液迴圈障礙,必須儘快就醫複位。

三、日常護理的3大黃金法則

1、飲食纖維要充足

每天保證25-30克膳食纖維攝入,相當於兩碗燕麥粥加3個蘋果的量。

2、如廁時間控制

把手機留在客廳,將排便時間控制在5分鐘內。久蹲會增加肛門壓力。

3、溫水坐浴有講究

40℃左右的溫水浸泡10-15分鐘,水位要沒過臀部。可以加少許食鹽消炎。

四、關於痔瘡的常見誤區

1、手術一定會復發?

現代微創手術復發率不足5%,關鍵在術後要改掉誘發因素。

2、辣椒是罪魁禍首?

辣椒素其實能促進腸道蠕動,真正要警惕的是油炸食品和酒精。

3、孕婦更容易得痔瘡?

孕期子宮壓迫和激素變化確實會增加風險,但多數產後能自行緩解。

記住,痔瘡不是羞於啟齒的疾病。當出現持續出血、劇烈疼痛等症狀時,及時就醫才是明智之舉。與其忍受痛苦,不如大大方方找醫生聊聊。畢竟在醫生眼裏,痔瘡就像感冒一樣普通,沒什麼不好意思的!

您可能感興趣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ment -
AD2

最多人閱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