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那杯香濃的豆漿,突然被貼上了”致癌”標籤?朋友圈瘋傳的”豆漿導致乳腺癌”說法,讓多少愛喝豆漿的姑娘慌了神。先別急著扔掉豆漿機,讓我們用科學撥開迷霧。

一、豆漿中的植物雌激素會致癌嗎?
1、”植物雌激素”並非真正的雌激素
大豆中的異黃酮雖然結構類似人體雌激素,但活性只有其1/1000。它更像1個”智能調節器”,當體內雌激素不足時能輕微補充,過高時反而會競爭結合受體。
2、亞洲國家乳腺癌發病率更低
數據顯示,豆製品消費量高的亞洲國家,乳腺癌發病率反而低於歐美。日.本女性每日攝入大豆異黃酮25-50mg,其乳腺癌風險顯著低於攝入量少的群體。
二、科學研究的權威結論
1、國際權威機.構怎麼說
外國癌症研究所明確指出:大豆食品不僅不會增加乳腺癌風險,反而可能具有保護作用。中.國營養學會也推薦每日攝入15-25克大豆或其製品。
2、發酵與非發酵豆製品的區別
納豆、味噌等發酵豆製品中,異黃酮轉化為更易吸收的形式。但無論是哪種形式,適量食用都不會對激素水準造成不良影響。
三、哪些人需要控制豆製品攝入?
1、甲狀腺功能異常者
大豆中的植物凝集素可能影響甲狀腺素吸收,甲減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控制攝入量。
2、雌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患者

治療期間建議諮詢主治醫師,但康復期適量食用豆製品是安全的。
3、痛風發作期人群
豆製品嘌呤含量中等,急性發作期應暫時限制攝入。
四、健康吃豆製品的4個原則
1、多樣化選擇
豆漿、豆腐、豆幹、腐竹等換著吃,每週攝入3-4次,每次相當於20克幹大豆。
2、注意搭配技巧
與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同食,能提高鐵的吸收率;避免與抗酸藥同服。
3、優選傳統工藝
手工豆腐、低溫脫脂豆粉等加工度低的製品,營養保留更完整。
4、控制總攝入量
每天大豆及其製品總量控制在30-50克為宜,避免過量攝入蛋白質。

那些關於豆漿的恐慌傳言,可以休矣!記住,均衡飲食才是王道。明早的豆漿,你大可以繼續享用,只要掌握好度,它依然是補充優質蛋白的好選擇。放下不必要的擔憂,用科學知識武.裝自己,做個明明白白的健康吃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