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就像土壤裏的樹根,年輕時穩穩當當,可隨著歲月流逝,你發現牙齒似乎越來越”長”了?別急著高興自己二次發育,這可能是牙齦在悄悄”撤退”。牙齦萎縮就像水土流失,看似不痛不癢,實則暗藏危.機。今天教你識別4個危險信號,別等牙齒鬆動才後悔!
一、牙齒突然變”修長”
1、牙根部分暴露
原本被牙齦包裹的牙根逐漸顯露,牙齒視覺上變長。這是最直觀的萎縮徵兆,就像退潮後露出的礁石。
2、牙齒間隙增大
相鄰牙齒間出現黑色三角區,吃東西容易塞牙。牙齦每退縮1毫米,牙齒受力強度就下降15%。
3、冷熱敏感加劇
牙根表面的牙骨質比牙冠更脆弱,失去牙齦保護後,喝涼水都可能引發刺痛。
二、刷牙時出現”血色預警”
1、牙刷毛染上粉色
健康的牙齦刷牙不會出血,若連續3天發現血跡,說明牙齦已處於炎症狀態。
2、牙齦顏色變深
從粉紅色變為暗紅或紫紅色,這是局部血液迴圈受阻的表現。
3、牙齦邊緣變鈍
正常牙齦像衣領般緊貼牙齒,萎縮後邊緣會呈現”被啃過”的波浪形。
三、口腔出現”水土流失”
1、牙齒鬆動度增加
試著輕搖牙齒,若有明顯晃動感,說明支撐骨已吸收超過1/3。
2、咀嚼無力感
咬蘋果或堅果時使不上勁,可能牙槽骨高度已降低5mm以上。
3、假牙不再貼合
原本合適的活動假牙開始鬆動,這是頜骨萎縮的連鎖反應。
四、口臭揮之不去
1、持續性異味
牙齦溝加深形成的牙周袋,會成為細菌培養皿,即使用漱口水也難消除味道。
2、舌苔異常增厚
口腔菌群失衡會導致舌背出現白色或黃色苔狀物,這是厭氧菌過度繁殖的信號。
3、唾液變得粘稠
唾液分泌減少且質地改變,失去沖刷口腔的自潔作用。
牙齦萎縮就像溫水煮青蛙,等有感覺時往往已到中期。建議每年做一次牙周探診檢查,日常使用軟毛牙刷以45度角輕柔刷牙。記住:牙齒的壽命應該比人長,別讓牙齦拖了後腿。現在就去照照鏡子,你的牙齒還在”安全線”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