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突然變得不愛喝奶,睡覺時呼吸聲像小貓打呼嚕,小臉漲得通紅卻哭不出聲——這些看似普通的症狀,可能是肺炎發出的危險信號。肺炎在嬰幼兒中發病率高達28%,但很多家長往往誤以為是普通感冒,錯過最佳干預時機。
一、三大高危症狀要警惕
1、呼吸頻率異常加快
新生兒每分鐘呼吸超過60次,2-12個月寶寶超過50次,1歲以上超過40次,都提示可能存在肺部感染。可以在寶寶安靜時觀察胸廓起伏,用手機碼錶計數15秒後乘以4。
2、特徵性”三凹征”
鎖骨上窩、胸骨上窩和肋間隙在吸氣時明顯凹陷,這是呼吸道阻塞的典型表現。注意觀察寶寶頸部是否出現”小坑”,這個體征準確率高達82%。
3、異常口周發紺
嘴唇周圍出現青紫色,指甲床顏色變暗。用指腹輕輕按壓寶寶指甲,觀察毛細血管再充盈時間是否超過2秒。
二、居家觀察要點
1、監測體溫變化
嬰幼兒肺炎往往伴隨反復發熱,但部分患兒可能體溫正常。建議每4小時測量一次,注意觀察體溫曲線而非單次數值。
2、記錄進食情況
突然拒奶或食量減半要特別關注。可以用注射器記錄每次哺乳量,24小時總攝入量低於平時60%需警惕。
3、觀察精神狀態
異常嗜睡或煩躁哭鬧都可能是缺氧表現。注意眼神是否呆滯,對玩具的反應是否遲鈍。
三、必須就醫的紅色警.報
1、呼吸暫停發作
出現超過10秒的呼吸停頓,或伴隨四肢抽動。這種情況需要立即撥打急救電話。
2、持續高熱不退
3個月以下寶寶體溫超過38℃,3-6個月超過39℃,服用退熱藥後2小時仍無下降趨勢。
3、皮膚出現大理石紋
四肢出現網狀青斑,按壓不褪色,提示可能存在迴圈衰竭。
四、預防護理小貼士
1、保持適宜濕度
使用加濕器維持50%-60%的濕度,有助於稀釋呼吸道分泌物。注意每天清洗加濕器水箱。
2、正確拍背排痰
將寶寶豎抱,手掌呈杯狀,由外向內輕輕叩擊背部,每次2-3分鐘,每日3-4次。
3、調整餵養姿勢
哺乳時保持頭高腳低位,餵奶後豎抱拍嗝20分鐘,能減少嗆奶風險。
當寶寶出現可疑症狀時,建議用手機拍攝症狀視頻帶給醫生參考。記住,6個月以下嬰兒病情變化快,任何異常表現都值得重視。及時識別肺炎徵兆,就能為寶寶贏得寶貴的治療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