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確實可能增加猝死風險,特別是在低溫環境下,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承受更大壓力。臺灣寒流來襲當天78人猝死,主要與氣溫驟降引發的心血管疾病加重有關。低溫導致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增加了心肌梗死、腦卒中等急症的發生概率。預防寒流猝死的關鍵是保暖、監測健康、及時就醫。
1、低溫對心血管的影響
低溫環境下,人體為了維持體溫,血管會自然收縮,導致血壓升高。這對於本身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尤其危險。冷空氣還會刺激交感神經,使心跳加快、心臟負擔加重,容易誘發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低溫可能使血液黏稠度增加,進一步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
2、寒流猝死的高危人群
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體質較弱者是寒流猝死的高危人群。老年人血管彈性下降,對溫度變化的適應能力較差,容易因血壓波動引發急症。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的人,在低溫環境下更容易出現病情惡化。體質較弱者,如免疫力低下或長期臥床的人,也需特別注意防寒保暖。
3、預防寒流猝死的措施
保暖是預防寒流猝死的首要措施。外出時穿戴厚實的衣物,尤其是頭部、頸部和手腳等易受寒的部位。室內保持適宜溫度,避免長時間暴露在低溫環境中。定期監測血壓、血糖等指標,發現異常及時就醫。飲食上以溫熱食物為主,避免冷飲和寒性食物。適當運動可以增強體質,但避免在低溫時段進行劇烈運動。
4、突發情況的應對
如果寒流期間出現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不適症狀,應立即停止活動,保持安靜並撥打急救電話。在等待救護車的過程中,儘量保持溫暖,避免情緒激動。對於有心髒疾病史的人,家中應備好急救藥物,如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以便緊急情況下使用。
寒流猝死是一種可以預防的健康風險。通過瞭解低溫對健康的影響,採取有效的保暖和監測措施,可以顯著降低猝死風險。在寒流期間,需特別關注高危人群的健康狀況,及時就醫處理異常症狀,保護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