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閨蜜群裏炸開了鍋,原來32歲的莉莉突然發現大姨媽變得不規律。上個月提前一周,這個月又推遲十天,量還特別少。她慌得趕緊約了婦科檢查,結果醫生說她這是卵巢功能早衰的徵兆。
一、月經週期開始”亂來”
1、原本準時的週期突然變得任性,有時25天就來,有時拖到40天才露面。這種變化往往持續半年以上,說明卵巢已經在悄悄”退休”。
2、經期長短也像過山車,可能從原來的5天變成2天就結束,或者滴滴答答拖到10天。子宮內膜的生長節奏完全被打亂。
3、最明顯的信號是連續兩次月經間隔超過40天,這時候身體已經在釋放明確的預警。
二、經血量上演”大變活人”
1、衛生巾用量明顯減少,以前每天要換4-5片,現在2片就夠。這是因為雌激素下降導致子宮內膜變薄。
2、顏色從鮮紅變成暗紅或咖啡色,質地也從粘稠變得稀薄。有些女性會發現經血裏混著類似碎屑的組織物。
3、突然出現大量血塊或者出血量劇增也要警惕,這可能是激素失調引起的異常子宮出血。
三、身體發出”附加通告”
1、晚上睡覺突然熱醒,胸口後背全是汗,這種潮熱感會持續1-5分鐘。有調查顯示超過70%的更年期女性遇到過這種情況。
2、明明很累卻睡不著,或者淩晨三四點就醒。雌激素水準波動直接影響大腦的睡眠調節中樞。
3、情緒像坐過山車,一點小事就暴躁或想哭。這是因為卵巢分泌的激素對神經遞質產生了影響。
發現這些信號先別慌,試試這些調理方法:每天喝杯豆漿補充植物雌激素,睡前用42℃左右的熱水泡腳20分鐘,瑜伽裏的蝴蝶式能幫助盆腔血液迴圈。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及時去醫院查激素六項和AMH值。
有位46歲的讀者按照這個方法調理半年,FSH值從18降到了9,月經逐漸恢復正常。記住,早發現早干預,卵巢功能是可以像手機電量一樣被科學管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