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氣溫飆升的季節,不少高血壓患者會發現自己的血壓像過山車一樣忽高忽低。其實這與氣溫變化導致血管舒縮異常密切相關。掌握這幾個簡單的生活調整方法,就能讓血壓乖乖聽話。
一、為什麼夏季血壓容易失控
1、血管熱脹冷縮原理
高溫環境下血管自然擴張,降壓藥效果可能增強;而突然進入空調房又會導致血管收縮。這種反復波動給心血管系統帶來額外負擔。
2、電解質流失加速
出汗量增加會造成鈉、鉀等電解質失衡,影響血管張力調節。有研究顯示每流失1%體重的汗液,收縮壓就可能上升5mmHg。
3、睡眠品質下降
夏季晝長夜短加上高溫干擾,深度睡眠時間減少會影響血壓晝夜節律。這也是為什麼清晨高血壓在夏季更常見。
二、晚間堅持”三多”原則
1、多補充水分
睡前2小時飲用200ml溫水,可以避免夜間血液黏稠度升高。選擇含鉀的淡檸檬水效果更佳,但腎功能不全者需控制鉀攝入。
2、多做舒緩運動
晚飯後1小時進行30分鐘散步或太極,能幫助降低夜間血壓。注意避免劇烈運動,運動後要及時補充水分。
3、多監測記錄
睡前1小時測量並記錄血壓,連續監測能發現隱蔽的夜間高血壓。建議使用上臂式電子血壓計,測量前靜坐5分鐘。
三、務必做到”兩少”
1、少攝入高鹽食物
晚餐要避開醃制食品、加工肉類等高鈉食物。可以用香草、檸檬汁等天然調味料替代部分食鹽,控制每日鹽量在5克以內。
2、少接觸刺激內容
睡前2小時避免觀看緊張刺激的影視節目,這類內容會啟動交感神經,導致血壓飆升。可以改為聽輕音樂或冥想練習。
四、堅決”兩不做”
1、不洗冷水澡
突然的冷水刺激會引起血管痙攣,建議使用38-40℃溫水,沐浴時間控制在10分鐘內。從空調房出來不要立即沖涼,先適應室溫。
2、不擅自調藥
發現血壓波動時不要自行增減藥量,有些降壓藥在夏季需要調整劑量,但必須由醫生根據監測數據決定。
五、特殊注意事項
1、空調溫度別太低
室內外溫差最好不超過5℃,建議空調設置在26℃以上。從戶外回來時,先在陰涼處過渡10分鐘再進入空調房。
2、警惕脫水症狀
如果出現頭暈、乏力、尿量減少等表現,要及時補充含電解質的飲品。運動後可以適量飲用淡鹽水。
3、關注夜間血壓
有打鼾症狀的人要特別注意,睡眠呼吸暫停會導致血壓劇烈波動,必要時需要進行睡眠監測。
血壓管理是個系統工程,夏季更需要我們格外留心。記住這些生活細節,配合醫生的治療方案,就能平安度過這個夏天。如果出現持續頭暈、胸悶等不適,一定要及時就醫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