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一種常見但危險的慢性疾病,長期未控制會引發嚴重併發症,如心臟病、中風甚至猝死。61歲母親在飛機上猝死的悲劇,可能與未控制的高血壓有關。高血壓的真相在於它早期症狀不明顯,但會逐漸損害心臟、血管和腎臟,需通過藥物、飲食和生活方式調整綜合管理。
1、遺傳因素:高血壓有明顯的遺傳傾向,家族中有高血壓病史的人群患病風險更高。子女應儘早關注自身血壓情況,定期監測,尤其是有家族史的人群。提倡從年輕開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減少鹽分攝入,保持適量運動。
2、環境因素:高鹽飲食、缺乏運動、長期精神壓力大等環境因素是高血壓的重要誘因。日常飲食中應減少加工食品和外賣的攝入,增加新鮮蔬菜和水果的比例。建議每天進行30分鐘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或騎自行車,有助於降低血壓。
3、生理因素:隨著年齡增長,血管彈性下降,血壓容易升高。肥胖、糖尿病、高膽固醇等代謝性疾病也會增加高血壓的風險。對於中老年人,定期體檢尤為重要,控制體重,避免過度飲酒和吸煙,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
4、藥物治療:對於確診的高血壓患者,醫生通常會開具降壓藥物。常見的降壓藥包括利尿劑如氫氯噻嗪、鈣通道阻滯劑如氨氯地平和ACE抑制劑如依那普利。藥物治療需遵醫囑,不可自行停藥或調整劑量。
5、生活方式調整:飲食上,推薦低鹽、低脂、高纖維的飲食模式,如DASH飲食法富含蔬菜、水果、全穀物和低脂乳製品。運動方面,每週至少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如散步、瑜伽或太極,有助於穩定血壓。
高血壓的管理需要長期堅持,早期發現和干預是關鍵。通過科學的藥物控制、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監測,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壓帶來的健康風險,預防悲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