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健康熱點中風高危人群注意了!醫生強...

中風高危人群注意了!醫生強調:喝水時這“4個要”關乎後半生

中風這個”隱形殺手”來得總是猝不及防!很多人不知道,日常喝水這件小事,竟然藏著預防中風的關鍵密碼。神經內科醫生特別提醒:掌握正確的飲水方式,能讓血管年輕10歲。

一、喝水要”少量多次”

1、每次200ml左右最理想

大口灌水會導致血液突然稀釋,增加心臟負擔。建議用帶刻度的水杯,每小時補充100-200ml。晨起和睡前各喝半杯溫水,能有效降低血液粘稠度。

2、設置喝水提醒

手機設置每小時提醒,或者準備8個橡皮筋套在水杯上,每喝一杯就取下一個。這種方法特別適合記性不好的中老年人。

二、水溫要”接近體溫”

1、35-40℃最護血管

過涼的水會刺激血管收縮,過熱的水可能損傷食道黏膜。可以用手腕內側試溫,感覺不到明顯溫度差異就剛剛好。

2、這些時候別喝冰水

剛運動完、洗澡後、清晨起床時,血管處於敏感狀態,喝冰水可能誘發血管痙攣。外出就餐時可以要求服務員提供常溫飲用水。

三、水質要”軟硬適中”

1、關注TDS值

水質檢測筆顯示100-300mg/L的飲用水最適合長期飲用。太軟的水缺乏礦物質,過硬的水可能增加結石風險。

2、別迷信”功能水”

鹼性水、小分子水等概念多是行銷噱頭。普通白開水放涼後就是最好的”長壽水”,煮開後繼續沸騰1-2分鐘能有效去除餘氯。

四、飲品要”有所取捨”

1、警惕”隱形脫水劑”

咖啡、濃茶、酒精飲料都有利尿作用,每喝一杯要額外補充1.5倍白開水。市售果汁含糖量驚人,還不如直接吃水果。

2、兩款護血管飲品

淡綠茶(茶葉不超過3g/杯)含有的茶多酚能保護血管內皮。自製檸檬水(一片檸檬泡1L水)提供的鉀元素有助於穩定血壓。

特別提醒: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更要重視飲水管理。如果出現突然的頭暈、言語不清、肢體麻木等症狀,即使正在喝水也要立即停下,儘快就醫。記住,預防中風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從30歲開始養成科學飲水習慣,就是在為未來的健康儲蓄。現在就去檢查一下你的水杯,今天的水喝夠了嗎?

您可能感興趣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ment -
AD2

最多人閱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