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突然變黃、莫名瘙癢,別急著換護膚品!這些看似普通的皮膚問題,可能是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肝臟作為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一旦出現問題,皮膚往往最先拉響警.報。今天帶你識別3種容易被誤診的皮膚變化,早發現才能早干預。
一、皮膚發黃不一定是黃疸
1、眼白泛黃要警惕
肝病導致的黃疸通常從鞏膜開始,逐漸蔓延至全身皮膚。與普通膚色暗沉不同,這種黃色會呈現特殊的橙黃色調。
2、手掌大小魚際發紅
肝掌是肝病的典型表現,雙手大小魚際處會出現片狀充血,按壓後變蒼白,鬆開又恢復紅色。這種症狀容易與普通皮炎混淆。
3、皮膚出現蜘蛛痣
中心紅點周圍輻射狀毛細血管擴張,形似蜘蛛。用筆尖壓迫中心點,周圍血管網會暫時消失。多出現在面部、頸部等部位。
二、頑固瘙癢別怪過敏
1、無皮疹的全身瘙癢
肝功能異常時,膽汁酸鹽沉積刺激神經末梢,會導致頑固性瘙癢。這種瘙癢使用抗過敏藥效果不佳,夜間尤為明顯。
2、皮膚乾燥脫屑加重
肝臟合成功能下降會影響皮膚屏障,出現類似乏脂性皮炎的表現。但與普通乾燥不同,塗抹潤膚品難以緩解。
3、抓痕伴隨色素沉著
長期搔抓會導致皮膚苔蘚樣變,出現條索狀色素沉著。這種情況需要與慢性濕疹進行鑒別。
三、皮下出血要當心
1、不明原因淤青
肝臟合成凝血因數減少,會導致輕微碰撞就出現淤青,且消退緩慢。這種淤青往往出現在非碰撞部位。
2、紅色針尖樣出血點
毛細血管脆性增加時,皮膚會出現壓之不褪色的出血點,醫學上稱為”紫癜”。需要與血小板減少等疾病區分。
3、牙齦出血伴皮膚變化
晨起枕巾有血漬、刷牙出血,同時伴有皮膚異常時更要提高警惕。這是肝病較晚期的表現。
肝臟是個”沉默的器官”,等出現腹痛等症狀時往往為時已晚。如果上述皮膚改變持續2周不緩解,特別是伴隨乏力、食欲下降等症狀,建議儘快做肝功能檢查和超聲篩查。記住,皮膚是內臟的鏡子,多一分警惕就多一分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