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公園裏,總能看到不少銀髮族已經練完太極準備回家。這些”晨練族”往往天不亮就出門,覺得越早鍛煉越養生。但你可能不知道,這個堅持多年的習慣,正在悄悄傷害你的健康。
一、為什麼清晨不是最佳運動時間
1、心血管風險高峰期
人體在清晨4-6點血壓會自然升高,這個時段發生心腦血管意外的概率比其他時間高出40%。特別是冬.季,寒冷刺激會進一步加重血管負擔。
2、空氣品質最差時段
植物在夜間釋放大量二氧化碳,清晨空氣中的污染物濃度往往達到峰值。加上晨霧未散,吸入這些空氣反而傷肺。
3、身體機能未完全蘇醒
經過整夜休眠,關節靈活度和肌肉協調性都處於較低水準。此時突然運動,容易造成運動損傷。
二、最適合老年人的運動時段
1、上午9-11點
這個時段陽光充足,體溫回升,關節靈活度達到最佳狀態。此時運動既能避免晨練風險,又能享受日光浴。
2、下午3-5點
午後是人體肌肉力量和耐力最好的時段,特別適合進行力量訓練。研究發現這個時段運動,對改善睡眠品質效果最佳。
三、科學運動的小技巧
1、做好充分熱身
無論選擇哪個時段運動,10-15分鐘的熱身都必不可少。重點活動頸肩、腰背和膝關節。
2、控制運動強度
運動時能正常說話但不唱歌的強度最合適。建議每天30-60分鐘,每週至少5天。
3、選擇合適專案
快走、太極拳、八段錦等低衝擊運動最適合老年人。避免需要突然發力的球類運動。
四、這些情況要暫停運動
1、睡眠不足時
熬夜後第二天不要勉強運動,此時猝死風險會顯著增加。
2、身體不適時
感冒發燒、頭暈胸悶等症狀出現時,要給身體充分休息時間。
3、極端天氣時
遇到霧霾、暴雨、高溫等惡劣天氣,最好改為室內活動。
運動本是為了健康,千萬別讓錯誤的時間選擇適得其反。記住這個簡單的原則:等太陽升起後再出門,避開交通高峰時段。養成科學運動習慣,才能讓鍛煉真正成為延年益壽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