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情感溝通發現自己不愛了,有時不過是...

發現自己不愛了,有時不過是情緒的爆發。

那天晚上,小美突然給我發來一條消息:”我覺得我不愛他了。”這句話像一顆炸.彈,炸開了我們平靜的聊天窗口。我還沒來得及回復,她又發來一串文字:”今天下班回家,看到他躺在沙發上刷手機的樣子,突然就覺得特別煩。”

這種”突然不愛了”的感覺,很多人都有過。那一刻,所有的美好回憶似乎都被當下的情緒淹沒。但真的是不愛了嗎?還是只是情緒在作祟?

01

情緒像海浪,會暫時遮蔽視線

我們常常把當下的情緒誤認為永恆的感受。疲憊時看伴侶不順眼,吵架時覺得感情走到盡頭。情緒高漲時,連對方的小缺點都顯得可愛;情緒低落時,連優點都變成了厭惡的理由。

大腦在情緒波動時,會分泌大量化學物質。這些物質會暫時改變我們的認知和判斷。研究發現,人在憤怒時,大腦前額葉皮層的活動會明顯減弱,這正是我們控制衝動的區域。

當你說”我不愛了”的時候,可能只是杏仁核在過度活躍。它放大了不滿,遮蔽了美好。等情緒平復後,你會發現那份愛其實一直都在。

02

長期積累的微小不滿會突然爆發

表面上看是”突然不愛”,實則是無數小情緒積壓的結果。可能是他總忘記關燈,可能是她總打斷你說話。這些小事像沙子一樣,一粒兩粒無足輕重,但積少成多就成了沙漠。

心理學上有個”破窗效應”。一扇完好的窗戶沒人會去破壞,但一旦出現第一道裂縫,很快就會支離破碎。感情也是如此,放任小問題不解決,最終會導致大爆發。

記錄下那些讓你不快的瞬間。你會發現,所謂的”突然”其實早有徵兆。及時清理情緒垃圾,才能避免愛的突然崩塌。

03

愛不是一種感覺,而是一種選擇

熱戀期的荷爾蒙最多維持18個月。之後,愛就從一種感覺變成了一種決定。每天醒來,你都要重新選擇去愛這個人。

心理學家斯滕伯格提出愛情三角理論:激.情、親.密和承諾。當激.情褪去,正是考驗另外兩個要素的時候。選擇繼續投入,感情就能獲得新生。

那些白頭偕老的夫妻,並非沒有過”不愛了”的瞬間。他們只是在這些時刻,選擇了堅持和溝通。愛不是沒有低谷,而是知道低谷之後還有高峰。

04

給情緒一個緩衝期再做決定

在情緒激動時做出的決定,90%都會後悔。給自己設立一個”冷靜期”:24小時不討論分手,一周不做重大決定。

用這個時間去做些能讓你平靜的事:散步、聽音樂、寫日記。等情緒穩定後,再問自己:我是真的不愛了,還是只是需要調整?

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那不過是一次情緒的過山車。而真正的愛,經得起這樣的起伏。它不會因為一次情緒爆發就消失無蹤。

下次當你覺得”不愛了”的時候,不妨先停下來。給情緒一個出口,給愛一個機會。畢竟,最珍貴的感情,往往藏在暴風雨後的平靜裏。

您可能感興趣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ment -
AD2

最多人閱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