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4 7 月, 2025
主頁飲食“鹽”多必失,這些美味看似...

“鹽”多必失,這些美味看似不鹹,但其實是高“鹽”值!

吃一口麵包相當於喝了半勺醬油?這不是危言聳聽!我們每天不知不覺攝入的隱形鹽,可能比直接吃進去的食鹽還要多。你以為清淡的飲食,說不定正在悄悄突破每日鹽分上限。今天就來扒一扒那些披著”小清新”外衣的高鹽食物。

一、5種最會偽裝的”鹽罐子”

1、早餐常客:甜麵包

別被香甜口感騙了,1個100克的奶香麵包含鹽量約1.2克。製作過程中加入食鹽能增強麵筋彈性,還能平衡甜度。建議選擇無餡料的原味吐司,含鹽量會低很多。

2、健康陷阱:即食麥片

標榜”低脂健康”的穀物早餐,每100克可能含有0.8-1.5克鹽。特別是那些調味麥片,鹽分都藏在各種風味粉裏。購買時認准”無添加鹽”標識,或者選擇需要煮食的原粒燕麥。

3、辦公室零食:話梅

酸甜開胃的話梅其實是”鹽炸.彈”,10顆話梅的含鹽量就超過3克。製作過程中需要用大量食鹽來防腐和調味。建議改吃新鮮水果解饞,非要吃的話每次不超過3顆。

4、減脂殺手:雞胸肉沙拉

看似健康的輕食沙拉,問題出在調味醬上。兩勺凱撒醬含鹽量就達1.2克,加上醃制的雞肉,一頓沙拉可能吃進全天一半的鹽分。改用油醋汁,自己把控鹽量。

5、補鈣誤區:乳酪

30克乳酪的含鹽量約0.6克,吃兩片就抵得上1克鹽。雖然鈣質豐富,但高血壓人群要控制攝入量。建議選擇低鹽乳酪,或者用無糖優酪乳替代。

二、3個減鹽不減味的妙招

1、巧用天然鮮味劑

香菇粉、蝦皮粉、海帶粉都能替代部分食鹽。炒菜時先用這些食材爆香,再少放點鹽,鮮味反而更足。

2、改變放鹽順序

燉湯最後放鹽,讓鹹味停留在表面;炒菜中途放鹽,讓味道滲入食材。這樣用少量鹽就能達到足夠的鹹度。

3、善用酸味提鮮

檸檬汁、醋、番茄等酸性食材能放大鹹味感知。拌涼菜時多放醋,炒菜起鍋前擠點檸檬汁,都能幫助減少鹽用量。

三、特殊人群要格外當心

1、高血壓患者:每日鹽量控制在3克以內

除了做飯少放鹽,更要警惕加工食品中的隱形鹽。購買包裝食品時,注意營養成分表中”鈉”的含量,換算公式:1克鈉=2.5克鹽。

2、慢性腎病患者:需嚴格限鹽

腎臟排鈉能力下降,多餘鹽分容易導致水腫。建議使用限鹽勺,避免所有醃制食品,外出就餐要求單獨準備低鹽餐。

3、更年期女性:鹽敏感度升高

激素變化會導致身體對鹽分更敏感,容易出現面部浮腫。睡前3小時尤其要控制鹽分攝入,有助於緩解晨起水腫。

記住這個數字:健康成人每日鹽攝入量不應超過5克(約一啤酒瓶蓋)。從現在開始,做個”鹽”於律己的聰明吃貨吧!把鹽瓶換成研磨器,每次只撒1點點,堅持兩周就會發現口味變淡了。控鹽不是剝奪美味,而是為了更長久的享受美食。

您可能感興趣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ment -
AD2

最多人閱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