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瘤這個小東西,就像皮膚下藏著的”小麵團”,不痛不癢卻總讓人心裏發毛。很多人洗澡時突然摸到身上多了個軟軟的包塊,第一反應都是:”該不會是腫瘤吧?”別慌,九成以上的脂肪瘤都是良性的,但確實有些特殊情況需要及時處理。
一、脂肪瘤到底是什麼來頭
1、皮下脂肪的”小聚會”
脂肪瘤其實就是脂肪細胞在局部異常增生形成的包塊,摸起來柔軟有彈性,輕輕推還能移動。它們最喜歡出現在四肢、軀幹這些脂肪豐富的地方。
2、和腫瘤的區別在哪
普通脂肪瘤生長緩慢,邊界清晰,而惡性腫瘤通常生長迅速、形狀不規則。有個簡單判斷方法:如果包塊半年內突然變大,或者摸起來硬邦邦的,就要提高警惕了。
二、這3種情況建議手術切除
1、影響正常生活時
長在關節處影響活動,或者位於腰帶、文胸經常摩擦的部位,反復刺激可能導致發炎甚至感染。
2、快速生長要當心
原本穩定的包塊突然在1-2個月內明顯增大,或者直徑超過5釐米,最好切除後做病理檢查。
3、影響外觀很苦惱
長在面部、頸部等明顯位置,造成心理負擔的話,也可以考慮微創手術去除。
三、不想手術怎麼辦
1、定期觀察很重要
每3-6個月測量一次大小,用手機拍照記錄。如果兩年內增長不超過1釐米,通常無需特殊處理。
2、這些情況別亂按
千萬不要嘗試自己擠壓或針灸,不當刺激反而可能引發炎症。特別要注意,如果包塊變紅發熱,要立即就醫。
3、控制體重有幫助
雖然減肥不能讓現有脂肪瘤消失,但能降低新發風險。保持BMI在18.5-23.9之間最理想。
四、術後護理要注意
1、小手術也有講究
切除手術雖然簡單,但一定要保持傷口乾燥。術後3天避免碰水,1周內不要劇烈運動。
2、可能留下的紀念品
部分人術後會在切口處形成硬結,這是正常瘢痕組織,通常3-6個月會逐漸軟化。
3、復發不是你的錯
脂肪瘤切除後原位復發率約5%,這和個人體質有關。如果反復發作,建議檢查家族遺傳史。
其實大多數脂肪瘤就像身體上的”小記號”,和平共處就好。有位姑娘後背長了7個脂肪瘤,醫生建議觀察10年都沒變化。記住關鍵點:不盲目恐慌,不過度治療,該出手時才出手。下次再摸到這些小包塊,相信你能更從容應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