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美容美妝豆類是高尿酸的“催發劑”?...

豆類是高尿酸的“催發劑”?醫生:不想尿酸升高,這幾種豆類少碰

豆類食品向來是餐桌上的營養擔當,但最近總有人憂心忡忡地問:”聽說吃豆子會痛風?”這種說法讓不少注重健康的人對著豆腐、豆漿望而卻步。其實關於豆類和尿酸的關係,真相可能和你想的不太一樣。

一、豆類與尿酸關係的科學真相

1、植物嘌呤≠動物嘌呤

豆類中的嘌呤屬於植物性嘌呤,其代謝途徑與肉類中的動物性嘌呤不同。研究表明,植物嘌呤對血尿酸水準的影響明顯小於動物源性嘌呤。

2、豆製品的”保護效應”

發酵豆製品如納豆、味噌含有益生菌,可能幫助調節腸道菌群平衡。而豆腐在製作過程中,部分嘌呤會隨水分流失,實際嘌呤含量低於原料大豆。

二、需要留意的3類豆製品

1、幹豆類:嘌呤”濃縮體”

每100克幹黃豆嘌呤含量約190毫克,幹蠶豆可達200毫克以上。這類乾燥豆製品建議提前浸泡12小時以上,倒掉浸泡水再烹飪,能減少部分嘌呤。

2、濃豆漿:隱藏的”嘌呤炸.彈”

家用豆漿機打出的濃豆漿,保留了豆子中的全部嘌呤。飲用時建議稀釋或選擇市售經過脫嘌呤工藝的豆漿產品。

3、某些發酵豆製品

豆瓣醬、豆豉等重鹽發酵品,高鈉可能抑制尿酸排泄。選購時注意成分表,避免額外添加黃酒、酵母提取物的產品。

三、被冤枉的”背鍋俠”豆類

1、嫩豆腐:嘌呤含量僅50mg/100g

比部分蔬菜還低,適量食用完全不用擔心。推薦南豆腐或內酯豆腐,含水量更高。

2、綠豆:清熱利濕的幫手

傳統醫學認為綠豆有利尿作用,現代研究也發現其可能促進尿酸排泄。夏天煮綠豆湯時別加太多糖就行。

3、豌豆苗:低嘌呤高營養

每100克嘌呤含量不足30毫克,且富含葉綠素和維生素C,是痛風患者的理想蔬菜選擇。

四、比豆類更需警惕的”真.凶”

1、看不見的果糖

果汁、奶茶中的果糖會加速嘌呤合成,很多年輕人尿酸偏高其實是喝出來的。

2、突然的劇烈運動

運動後肌肉產生的乳酸會競爭性抑制尿酸排泄,健身愛好者要注意循序漸進。

3、某些降壓藥

長期服用利尿劑類降壓藥可能影響尿酸代謝,用藥期間建議定期監測血尿酸值。

其實對大多數人來說,每天攝入20-30克豆製品是安全且有益的。與其戰戰兢兢不敢吃豆,不如少喝兩杯甜飲料、少吃幾頓海鮮火鍋。記住,均衡飲食才是控制尿酸的王道,別讓豆類替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背了黑鍋。

您可能感興趣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ment -
AD2

最多人閱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