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突然摸到軟軟的”小肉球”,不痛不癢卻能來回滑動?這很可能是脂肪瘤在作怪。雖然醫生總說”不用管它”,但看著這些不明物體在皮膚下游走,任誰心裏都會打鼓:這玩意兒會不會哪天突然癌變?手術切了會不會春風吹又生?
一、脂肪瘤到底是什麼來頭
1、皮下脂肪的”叛逆分子”
脂肪瘤其實就是脂肪細胞聚眾鬧事,在皮下形成邊界清楚的包塊。它們多數長得慢吞吞的,摸起來像麵團般柔軟,輕輕推還能移動。
2、最愛上中年的”富貴病”
30-50歲是高發年齡段,尤其偏愛長期飲酒、血脂偏高的人群。有趣的是,壓力大的人更容易被它盯上。
3、全身都可能”中獎”
除了最常見的四肢和軀幹,連內臟周圍都可能長出脂肪瘤。不過別擔心,長在內髒的通常都是良性的。
二、關於癌變的真相
1、惡變概率比中彩票還低
普通脂肪瘤癌變率不足萬分之一。但如果腫塊突然瘋長、變硬或疼痛,就要提高警惕了。
2、這些症狀要當心
腫塊表面皮膚發紅發熱、短時間內體積翻倍、按壓有刺痛感,這些都不是好兆頭。
3、特殊類型要區別對待
血管脂肪瘤、纖維脂肪瘤等亞型需要更密切觀察,醫生可能會建議早點處理。
三、手術到底該不該做
1、多數情況可以和平共處
直徑小於5釐米、不影響美觀和功能的,通常建議觀察就好。
2、這些情況要考慮手術
長在關節處影響活動、壓迫神經引起疼痛、長在面部影響容貌時,醫生才會建議切除。
3、術後護理有講究
保持傷口乾燥一周,拆線前避免劇烈運動。疤痕體質的人要提前和醫生溝通。
四、復發之謎破解
1、切不幹.淨才會”復活”
如果手術時沒徹底清除包膜,確實可能原地復發。選擇經驗豐富的醫生很重要。
2、多發性體質要認命
有些人天生就容易長脂肪瘤,這種體質就算切了也可能在其他部位再長。
3、預防復發小妙招
控制血脂水準、避免局部外傷、保持規律作息,都能降低復發概率。
五、你必須知道的冷知識
1、減肥不會讓它消失
脂肪瘤是獨立生長的,就算全身瘦成閃電,它們也可能巍然不動。
2、按摩可能幫倒忙
胡亂揉搓可能導致包膜破裂,反而刺激它長大。
3、穿刺活檢多數沒必要
典型脂肪瘤通過觸診就能確診,只有不典型的才需要進一步檢查。
看到這裏是不是松了口氣?記住,絕大多數脂肪瘤都是乖寶寶。下次再摸到這些小肉球,就別自己嚇自己啦。要是它們突然性情大變,記得及時找皮膚科醫生聊聊。畢竟再溫順的寵物,也有鬧脾氣的時候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