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整齊的牙齒就像會微笑的名片,但矯正牙齒可不是簡單的”戴個牙套”就能搞定的事。最近發現不少朋友在矯正路上踩坑,有的花冤枉錢,有的甚至傷了牙齒。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那些矯正前必須知道的真相,看完能幫你省下不少智商稅!
一、矯正不是年輕人的專利
1、年齡不是絕對限制
很多人以為30歲後就不能矯正了,其實牙齒移動能力與年齡關係不大。關鍵看牙周健康狀況,60歲老人也能成功矯正。
2、成人矯正週期更長
相比青少年,成人骨代謝較慢,通常需要2-3年時間。但矯正效果一樣理想,只是需要更多耐心。
二、牙套選擇有講究
1、傳統金屬托槽最經濟
雖然影響美觀,但矯正力.度精准,適合複雜病例。現在有彩色橡皮圈可以個性化搭配。
2、隱形矯正不是萬能
透明牙套確實美觀,但對嚴重錯頜畸形效果有限。每天要戴滿22小時,自律性差的人慎選。
三、醫生資質比醫院名氣重要
1、認准正畸專業證書
普通牙醫和正畸專科醫生差距很大,要查看醫生的中華口腔醫學會正畸專委會會員證書。
2、方案設計決定成敗
靠譜醫生會做全面檢查(拍片、取模、面型分析),直接報價的機.構要警惕。
四、這些”優惠”可能是陷阱
1、低價引流套.路
某些機.構用低價吸引顧客,後續加收各種費用。要確認報價是否包含保持器、復診等全部費用。
2、七天快速矯正騙局
牙齒移動有生理限度,宣稱快速矯正的多是磨牙或貼面,對牙齒傷害不可逆。
五、矯正期間護理要點
1、清潔要升級
無論哪種牙套,都要配合沖牙器、牙縫刷。托槽周圍容易堆積牙菌斑,會導致齲齒和牙齦萎縮。
2、飲食禁忌要注意
硬物、粘性食物都要避免。啃蘋果可能導致托槽脫落,口香糖可能黏在矯治器上。
六、保持器才是決勝關鍵
1、佩戴時間比想像長
矯正後前半年要全天佩戴,之後逐步改為夜間佩戴。很多人反彈都是因為過早停用保持器。
2、保持器需要更換
塑膠保持器每1-2年就會老化變形,要定期檢查更換。終身保持不是誇張說法。
七、這些副作用要心裏有數
1、暫時性牙齒鬆動
矯正過程中牙齒會有輕微鬆動感,這是正常現象。但如果伴隨劇烈疼痛要及時就醫。
2、牙根吸收風險
少數人會出現牙根輕微縮短,正規醫生會通過控制力.度來降低風險。
八、二次矯正更麻煩
1、復發率高達30%
沒有認真戴保持器的人,5年內很容易復發。二次矯正難度更大,費用更高。
2、牙齒耐受度下降
經歷過矯正的牙齒再次移動時,可能出現更明顯的不適感。
看完這些是不是對牙齒矯正有了新認識?記住,漂亮的牙齒值得等待,但一定要選擇對的方式。建議先預約2-3家正規機.構面診比較,好的正畸醫生都會耐心解答你的所有疑問。畢竟這關係到未來幾十年的一口好牙,值得你多花些時間做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