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美容美妝哪幾類脂肪酸中老年人儘量要...

哪幾類脂肪酸中老年人儘量要少吃?文章劃出3個重點

中老年人餐桌上的”隱形炸.彈”!營養師劃出3類要警惕的脂肪酸,血管最怕第三種…

當體檢報告上出現”血脂異常”四個字,很多人才驚覺日常飲食埋著多少健康陷阱。那些讓食物更香濃的油脂,可能正悄悄傷害著心腦血管系統。特別是年過50歲後,身體代謝脂肪的能力逐年下降,有些脂肪酸真的要”挑著吃”。

一、反式脂肪酸:血管的”頭號公敵”

1、加工食品中的隱藏殺手

人造奶油、植脂末、起酥油等配料表常客,能讓餅乾更酥脆、奶茶更香滑。但這類氫化油會明顯升高壞膽固醇水準,哈佛大學研究顯示日均攝入2克反式脂肪,冠心病風險增加23%。

2、高溫烹飪的副產物

反復使用的煎炸油會產生反式結構變異,街邊攤的油條、炸雞尤其危險。自家做飯也要避免油溫超過180℃,煎炸食物每週別超2次。

二、飽和脂肪酸:適量控制的”老熟人”

1、動物性來源要精選

豬油、牛油、肥肉等常溫下呈固態的油脂,過量攝入會加重動脈硬化。建議選擇禽類瘦肉,吃肉時去掉可見脂肪層。

2、某些植物油的誤區

椰子油、棕櫚油雖然來自植物,但飽和脂肪酸含量比豬油還高。不要被”植物來源”標籤誤導,烘焙點心時要控制用量。

三、氧化脂肪酸:容易被忽視的”變質分子”

1、存放不當的堅果隱患

開封超過一個月的核桃、瓜子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零食,哈喇味就是氧化變質的信號。這類酸敗油脂會產生自由基,加速血管老化。

2、重複加熱的食用油

實驗顯示,食用油每加熱一次,有害極性物質就增加15%。建議家庭用油選擇小包裝,煎炸過的油不要再用來炒菜。

特別提醒:ω-6系列脂肪酸的平衡問題

現代飲食中葵花籽油、玉米油等ω-6系油脂攝入過多,會干擾ω-3脂肪酸的抗炎作用。建議增加亞麻籽油、深海魚類攝入,保持兩者比例在4:1以內。

養成三個護血管好習慣:查看食品配料表避開”氫化”字樣、多用蒸煮燉等低溫烹飪方式、堅果類食品買小包裝冷藏保存。記住沒有絕對”壞”的脂肪,只有不會挑的嘴巴。從今天開始,給家裏的油壺來次大換血吧!

您可能感興趣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ment -
AD2

最多人閱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