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計上的數字又悄悄往上爬?先別急著和紅燒肉說再見!膽固醇偏高的小夥伴其實不用頓頓吃草,掌握這幾個飲食原則,照樣能讓餐桌有滋有味。記住,控制血壓不是苦行僧修行,而是學會和食物聰明相處。
一、聰明吃肉有門道
1、優先選擇白肉
雞鴨魚蝦都是優質蛋白來源,記得去皮食用。每週吃2-3次深海魚,三文魚、鱈魚富含的Omega-3能幫助調節血脂。
2、紅肉要會挑部位
選牛裏脊、羊腿肉等瘦肉,避免五花肉和雪花牛肉。烹調前先剔除可見脂肪,用鹵、燉代替煎炸。
二、油脂選擇見功夫
1、用好植物油
橄欖油、茶籽油適合涼拌,花生油適合快炒。每天總量控制在25-30克,買個帶刻度的油壺很實用。
2、警惕隱形脂肪
餅乾、蛋糕用的起酥油,火鍋裏的牛油,這些”藏起來”的脂肪更要當心。購買包裝食品記得看營養成分表。
三、主食也要玩花樣
1、粗細搭配最理想
在白米飯裏加三分之一雜糧,燕麥、藜麥、糙米都不錯。雜糧提前浸泡2小時,煮出來更軟糯好消化。
2、薯類當主食很聰明
土豆、山藥、芋頭蒸著吃,既能增加飽腹感,鉀含量還特別豐富。記得要減少相應分量的米飯。
四、蔬菜水果這樣吃
1、深色蔬菜要占半
菠菜、西蘭花、紫甘藍等深色蔬菜,每天最好吃到300克以上。先洗後切、急火快炒能保留更多營養素。
2、水果不是越多越好
每天200-350克足夠,優選蘋果、梨、藍莓等低糖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鮮果,榨汁會損失膳食纖維。
五、外食點單小技巧
1、清蒸白灼是首選
下館子多選清蒸魚、白灼蝦,少點紅燒、幹鍋類。要求廚師少放油鹽,醬料單獨盛放。
2、火鍋可以健康吃
選清湯鍋底,多用蔥薑蒜調味。先涮蔬菜再吃肉,避免喝火鍋湯底。
六、飲食習慣微調整
1、吃飯順序有講究
先喝湯再吃菜,最後配著主食吃肉。這樣自然能控制總食量,血糖波動也更平緩。
2、放慢進食速度
每口咀嚼20次以上,放下筷子專心吃飯。大腦接收飽腹信號需要20分鐘,吃太快容易過量。
看到這裏你可能發現,這些建議裏沒有完全禁止的食物,只有需要控制的分量。比如雞蛋,最新研究顯示每天1個完全沒問題,關鍵是要少吃蛋黃酥這類含大量蛋黃的點心。記住,極端節食反而可能打亂代謝,溫和調整才能長久堅持。從今天開始,試著在餐桌上實踐其中2-3條吧,你的身體會感受到這份體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