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12 7 月, 2025
主頁健康熱點健康媒體為什麼突然中風的人越來越多...

為什麼突然中風的人越來越多?恍然大悟:“元兇”原來是頸椎

頸椎問題正在成為現代人健康的隱形殺手,你可能不知道每天低頭刷手機的動作,正在悄悄為中風埋下隱患。最近越來越多的臨床觀察發現,頸椎問題與突發中風之間存在令人震驚的關聯。

一、頸椎問題如何引發中風?

1、椎動脈受壓機制

當頸椎出現錯位或增生時,可能壓迫穿行於頸椎橫突孔中的椎動脈。這條血管負責為大腦後迴圈區域供血,一旦血流受阻,極易引發後迴圈缺血性中風。

2、交感神經刺激

頸椎病變會刺激頸部交感神經,導致腦血管痙攣。長期反復的血管痙攣會使血管內皮受損,增加血栓形成風險。

3、微栓塞形成

頸椎不穩會導致椎動脈內膜損傷,脫落的微小血栓隨血流進入腦部,可能堵塞細小血管引發腔隙性梗死。

二、4個危險信號要警惕

1、頻繁頭暈

特別是轉頭時出現的眩暈,可能是椎動脈供血不足的早期表現。

2、視物模糊

突發性短暫視力模糊,排除眼科問題後要考慮椎基底動脈供血異常。

3、吞咽困難

突然出現的飲水嗆咳,可能是腦幹缺血的表現。

4、肢體麻木

單側肢體短暫麻木無力,要警惕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三、頸椎養護的5個關鍵點

1、調整用頸姿勢

保持耳朵與肩膀在同一垂直線上,避免長時間低頭。使用電子設備時,儘量舉到與眼睛平齊的高度。

2、選擇合適枕頭

枕頭高度以躺下後下巴微微內收為宜,避免過高或過低導致頸椎過度彎曲。

3、頸部保暖防寒

寒冷會導致頸部肌肉緊張痙攣,影響血液迴圈。秋.冬.季節尤其要注意頸部保暖。

4、適度頸部運動

每天做緩慢的頸部伸展運動,但避免快速搖頭等危險動作。

5、控制手機使用

連續使用手機不要超過30分鐘,定時活動頸部肌肉。

四、高危人群特別提醒

1、長期伏案工作者

建議每工作1小時起身活動5分鐘,做簡單的頸部伸展運動。

2、已有頸椎病者

要定期進行頸部血管檢查,必要時佩戴頸托保護。

3、三高人群

嚴格控制血壓、血糖和血脂,降低血管病變風險。

4、中老年群體

每年應進行頸部血管超聲檢查,及時發現潛在問題。

現代生活方式的改變讓我們的頸椎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從今天開始,重視起這個支撐頭部的”生命支柱”,別讓它成為健康的薄弱環節。記住,預防永遠勝於治療,保護好頸椎就是在守護大腦的健康防線。

您可能感興趣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ment -
AD2

最多人閱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