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19 7 月, 2025
主頁健康熱點健康媒體曝光:4種被吹上天卻沒什麼...

曝光:4種被吹上天卻沒什麼用的食物,提醒父母別再花冤枉錢了

超市貨架上的”養生食品”專區,總有些包裝精美的產品標著驚人價格。中老年人最愛買的那些”神.奇食物”,可能正悄悄掏空你的錢包!今天就來扒一扒那些被過度包裝的”偽健康食品”,看完保證你再也不會被行銷話術忽悠。

一、酵素:昂貴的”水果湯”

1、酵素本質就是酶

人體自身就能分泌消化酶,口服酵素經過胃酸分解後基本失去活性。市售酵素產品多是水果發酵液,實際效果和喝果汁差別不大。

2、自製酵素風險大

家庭自製酵素容易滋生雜菌,產生甲醇等有害物質。某地曾出現因飲用自製酵素導致中毒的案例。

3、正確補充酶的方法

通過新鮮蔬果就能獲取足夠消化酶,鳳梨、木瓜等天然食物中的酶活性更高。

二、黑枸杞:被神話的”軟黃金”

1、花青素並非獨家

雖然黑枸杞花青素含量較高,但紫甘藍、藍莓等常見食材同樣富含這類抗氧化物質,價格卻便宜得多。

2、染色造假問題嚴重

市場上不少黑枸杞是用普通枸杞染色冒充,長期食用可能危害健康。真品每斤價格高達上千元。

3、更適合的替代選擇

日常多吃深色蔬菜水果,搭配適量堅果,同樣能達到抗氧化效果。

三、兒童醬油:換湯不換藥

1、鈉含量依然過高

檢測顯示多數兒童醬油鈉含量與普通醬油相差無幾,所謂”低鹽”多是行銷噱頭。

2、營養強化效果有限

添加的鈣、鐵等營養素吸收率存疑,不如通過天然食材補充。

3、培養清淡口味更重要

幼兒期是味覺發育關鍵階段,應減少所有調味品使用,而非尋找”健康替代品”。

四、高鈣奶:未必更好吸收

1、鈣添加量有限制

根據國家標準,高鈣奶中額外添加的鈣不能超過普通牛奶含鈣量的20%。

2、吸收率差異不大

添加的碳酸鈣等無機鈣,吸收效果不如牛奶本身的乳鈣。喝夠普通牛奶就能滿足需求。

3、可能影響口感

額外添加鈣可能讓牛奶產生輕微澀味,有些產品會因此加入更多糖分調味。

這些”偽健康食品”的套路你認清了嗎?記住一個原則:天然食材永遠是最好的選擇。與其花大價錢買各種”高端養生食品”,不如把錢花在更新鮮多樣的普通食材上。告訴爸媽,下次再看到這些”神.奇食物”的廣告,一定要捂緊錢包!

您可能感興趣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ment -
AD2

最多人閱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