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唇突然冒出透明小水泡,火辣辣的疼?先別急著喝涼茶降火!皮膚科醫生提醒:這種”上火”症狀,90%是單純皰疹病毒在作怪。更紮心的是,這個煩人的病毒一旦感染就會終身潛伏,免疫力下降時就出來刷存在感。
一、為什麼總在嘴唇上”搞事情”?
1、病毒的特異嗜好
單純皰疹病毒I型特別鍾愛神經節細胞,而面部三叉神經分佈密集。當病毒沿神經遷移到皮膚表面,就會在唇周形成特徵性簇集水泡。
2、免疫系統的盲區
病毒會巧妙躲避免疫監視,藏在神經節裏”裝睡”。熬夜、感冒、壓力大時,免疫防線出現漏洞,病毒立即抓住機會復活。
二、3個階段要分清
1、前驅期(發作前1-2天)
嘴唇邊緣發癢、灼熱,局部微微發紅。此時立即塗抹抗病毒藥膏,可能阻斷水泡形成。
2、急性期(2-3天)
成簇透明水泡出現,內含大量病毒顆粒。這個階段傳染性極強,要避免親吻、共用餐具。
3、恢復期(5-7天)
水泡破潰結痂,形成黃色硬殼。切記不要手賤撕痂皮,否則容易留疤或引發二次感染。
三、這些情況要就醫
1、水泡出現在眼睛周圍
病毒可能感染角膜,嚴重會導致視力受損。出現眼紅、畏光要立即掛眼科。
2、發作頻率超過每月1次
提示免疫系統功能異常,需要排查糖尿病、HIV等潛在疾病。
3、伴隨高熱或大面積潰爛
可能是皰疹性齦口炎,兒童多見,需要系統抗病毒治療。
四、預防復發有妙招
1、防曬霜也是防皰疹霜
紫外線會啟動潛伏病毒,唇周也要塗SPF15以上的防曬產品。
2、隨身攜帶賴氨酸軟糖
這種必需氨基酸能抑制病毒複製,在感覺要發作時含兩粒。
3、牙刷每月換新
潮濕的牙刷毛可能藏匿病毒,復發期間建議改用一次性紙杯漱口。
下次嘴唇起泡別再怪辣椒或熬夜了,你體內住著的這個”老房客”才是真.凶。雖然目前醫學還無法徹底清除潛伏的病毒,但及時用藥可以縮短病程。記住:當水泡結痂時,不是結束而是新的開始——病毒又回到神經節裏等待下次機會了。保持免疫力線上,才是對付這個”釘子戶”的最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