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 7 月, 2025
主頁健康熱點健康媒體老了怕癡呆?研究發現:老人...

老了怕癡呆?研究發現:老人有這4種吃飯習慣,癡呆風險或增加

最近發現家裏老人總愛把菜湯泡飯?或者吃飯時電視聲音開得震天響?小心這些看似平常的飲食習慣,可能正在偷走大腦的健康。科學家們追蹤研究後發現,某些吃飯方式與認知功能下降存在驚人關聯。

一、4個傷腦的吃飯習慣

1、頓頓湯泡飯:大腦最怕”懶”

把飯菜泡得軟爛雖然省牙口,但咀嚼次數減少會影響腦部血流量。有學者發現,咀嚼時面部肌肉運動會刺激海馬體,這是掌管記憶的關鍵區域。建議每口食物咀嚼20次以上,適當吃些堅果、水果等需要咀嚼的食物。

2、獨食成習慣:社交進食更護腦

總是一個人默默吃飯的老人,比經常與人共餐的老人認知衰退風險高40%。吃飯時的語言交流能啟動多個腦區,就像給大腦做體操。週末不妨組織家庭聚餐,哪怕視頻吃飯也能帶來社交刺激。

3、重口味上癮:鹹辣傷血管

長期高鹽飲食會損傷腦血管內皮,影響腦部供氧。特別注意香腸、醬菜等加工食品,一包榨菜的含鹽量就超過全天推薦量。可以用香菇粉、檸檬汁等天然調味料替代部分鹽分。

4、吃飯看電視:注意力被透支

邊吃飯邊盯著螢幕,大腦要同時處理視覺資訊和消化指令,會導致消化不良和腦疲勞。建議吃飯時關閉電子設備,專注感受食物的味道和飽腹感。

二、護腦飲食黃金法則

1、彩虹飲食法:每天吃夠5種顏色

深綠色蔬菜(菠菜)、橙黃色食物(南瓜)、紅色果蔬(番茄)、紫色食材(紫甘藍)、白色食物(豆腐)搭配食用,能獲取全面的抗氧化物質。

2、地中海飲食:橄欖油+深海魚

採用橄欖油烹調,每週吃2-3次三文魚、沙丁魚等富含Omega-3的魚類。這種飲食模式被證實能降低認知障礙風險。

3、定時定量:給大腦生物鐘信號

固定三餐時間,晚餐不超過19點。避免饑一頓飽一頓造成血糖波動,這會加速腦細胞老化。

三、特別提醒:這些信號要警惕

突然忘記關煤氣

經常叫不出熟人名字

重複購買相同物品

搞不清季節和日期

如果發現老人出現這些跡象,建議儘早就診。其實預防癡呆就像存養老金,越早開始健康習慣,未來的”腦力銀行”就越充裕。從今天這頓飯開始,幫爸媽改掉那些傷腦的飲食習慣吧!

您可能感興趣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ment -
AD2

最多人閱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