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5 7 月, 2025
主頁健康熱點健康媒體易胖體質是怎麼回事?醫生解...

易胖體質是怎麼回事?醫生解釋:這4個原因讓你“喝水都胖”

每次看到同事下午茶點炸雞配奶茶還瘦得像竹竿,而自己吃個蘋果都要糾結熱量時,是不是特別想問老天爺:憑什麼?別急著怪基因,先來看看這四個藏在身體裏的小秘密。

一、基礎代謝率差異

1、肌肉含量是關鍵

每公斤肌肉每天消耗的熱量是脂肪的3倍。那些”吃不胖”的人,很可能肌肉比例比你高。

2、體溫調節消耗

體溫每升高1℃,基礎代謝率增加12%。有些人天生體溫偏高,相當於24小時開著”小火爐”。

3、消化吸收效率

腸道菌群不同導致食物利用率差異,有些人吃進去的營養吸收率就是比較低。

二、激素水準的影響

1、瘦素抵抗現象

大腦接收不到脂肪細胞發出的”吃飽了”信號,導致持續饑餓感。這種情況常見於長期節食人群。

2、胰島素敏感度

敏感的人吃同樣食物,血糖波動小不易囤積脂肪。而抵抗型體質更容易把糖分轉化為脂肪。

3、壓力激素作祟

皮質醇升高會促使內臟脂肪堆積,這就是為什麼壓力大時特別容易胖肚子。

三、生活習慣的累積效應

1、碎片化運動的價值

那些”吃不胖”的人可能無意識中活動量更大,比如習慣性抖腿、多走樓梯等。

2、睡眠品質的影響

深度睡眠時分泌的生長激素能促進脂肪分解,睡眠不足的人更容易發胖。

3、進食節奏的差異

狼吞虎嚥的人更容易吃過量,因為飽腹信號傳遞到大腦需要20分鐘。

四、被忽視的隱性因素

1、環境溫度的影響

長期處於恒溫環境,身體不需要消耗能量調節體溫,代謝率自然降低。

2、藥物副作用

某些抗過敏藥、避孕藥、抗抑鬱藥可能引起水腫或代謝變化。

3、慢性炎症狀態

身體持續低度炎症會干擾正常代謝,這種情況往往與腸道健康有關。

改善體質從這些小改變開始:早餐保證優質蛋白,午餐後散步15分鐘,晚餐提前到7點前,睡前做10分鐘拉伸。記住,沒有絕對的”易胖體質”,只有還沒找到適合自己節奏的身體。與其糾結體重秤上的數字,不如把注意力放在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上。你的身體比你想像的更有可塑性!

您可能感興趣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ment -
AD2

最多人閱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