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起床那杯水,可能正在悄悄傷害你的心臟!別以為喝水是件小事,心臟科醫生發現,近三成心悸患者都有錯誤的飲水習慣。那些你以為的”養生喝水法”,可能正在給心臟埋下隱患。
一、心臟最怕的4種喝水方式
1、猛灌式喝水
突然大量飲水會導致血液稀釋,血容量驟增。心臟不得不加班工作,容易誘發胸悶、心慌。特別是有基礎心臟問題的人,可能因此出現呼吸困難。
2、冰水刺激法
5℃以下的冰水會刺激迷走神經,導致心率突然減慢。臨床上常見年輕人運動後猛喝冰水引發暈厥,其實就是心臟在”抗議”。
3、睡前豪飲
睡前2小時內喝超過300ml水,會增加夜間心臟負荷。平躺時水分更容易在組織間隙瀦留,晨起可能出現心前區不適。
4、用飲料代替水
含糖飲料會造成血液黏稠度增高,咖啡因飲品則可能誘發心律失常。心臟需要的是純淨的水,而不是各種添加劑。
二、科學飲水護心法則
1、少量多次原則
每次喝100-150ml,間隔30-40分鐘。這樣既能補充水分,又不會給心臟造成負擔。
2、溫水最安全
35-40℃的溫水最接近人體溫度,不會刺激心血管系統。晨起第一杯水尤其要注意溫度。
3、看尿液顏色
淡黃色說明飲水適量,過黃要增加飲水量,完全透明則要適當減少。
4、特殊人群要調整
心衰患者每日飲水量要遵醫囑,通常控制在1500ml以內。服用利尿劑的人要注意補鉀。
三、這些時刻要特別注意
1、運動後
先漱口濕潤口腔,休息5分鐘再小口喝水。避免因體溫過高時突然降溫。
2、飯後半小時
消化時需要血液集中在胃腸道,此時大量飲水會分散血液供應。
3、空調房裏
每小時要主動補充50-100ml水,避免血液濃縮增加血栓風險。
記住,喝水不是越多越好。有冠心病病史的李先生,就是因每天強迫自己喝4000ml水,導致反復出現早搏。心臟喜歡的是細水長流,而不是突如其來的”洪水”。從現在開始,放下你手中的大水杯,換個200ml的小杯子慢慢喝吧。愛護心臟,從正確喝水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