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7 7 月, 2025
主頁健康熱點老年癡呆來臨前,會有5個“...

老年癡呆來臨前,會有5個“特徵”,符合兩個以上,及時檢查

老年癡呆就像一位不請自來的客人,常常在不知不覺中悄悄潛入生活。很多人以為記性變差只是年紀大了的正常現象,殊不知這可能是大腦發出的求.救信號。其實在疾病正式確診前,身體早就給出了各種提示。

一、這些異常表現要當心

1、短期記憶明顯減退

剛放下的鑰匙轉眼就找不到,重複詢問同1個問題,但對幾十年前的事卻記得很清楚。這種近期記憶優先受損的特點,是早期典型症狀。

2、性格情緒大變樣

原本溫和的人突然變得暴躁易怒,或者活潑開朗的人開始沉默寡言。情緒管理能力下降,有時會出現毫無原因的哭泣或發怒。

3、時間空間感混亂

在熟悉的地方迷路,分不清白天黑夜,搞錯季節年份。嚴重時連自己家在幾樓都記不清,這些都是空間定向障礙的表現。

4、判斷力明顯下降

冬.天穿短袖出門,輕易相信詐騙電話,無法處理簡單的財務問題。這些日常生活能力的減退往往被家人最先注意到。

5、語言表達不流暢

說話時突然卡殼,用”那個東西”代替具體名詞,重複使用簡單辭彙。寫作時出現錯別字增多、語句不通順等情況。

二、為什麼這些症狀容易被忽視?

1、發展過程緩慢漸進

症狀往往從輕度開始,以”年紀大了都這樣”為由被合理化。等明顯影響生活時,病情可能已發展到中期。

2、代償機制掩蓋問題

患者會不自覺地發展出應對策略,比如用便條提醒自己,讓家人誤以為情況不嚴重。

3、諱疾忌醫的心理

很多人害怕確診,故意回避就醫檢查,錯過了早期干預的黃金窗口期。

三、哪些人群需要特別關注?

1、有家族遺傳史者

直系親屬中有癡呆患者的人,發病風險比普通人高3-5倍。

2、長期三高患者

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會加速腦血管病變,間接增加患病風險。

3、獨居老人群體

缺乏社交互動和日常觀察,症狀更難被及時發現。

4、頭部受過外傷者

特別是伴有昏迷史的腦外傷,可能埋下隱患。

四、預防勝於治療的6個方法

1、堅持地中海飲食

多攝入深海魚、橄欖油、堅果和深色蔬菜,控制紅肉攝入。

2、保持規律運動

每週3次以上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每次不少於30分鐘。

3、訓練大腦活力

學習新技能、玩益智遊戲、練習樂器等都能刺激神經突觸生長。

4、保證優質睡眠

深度睡眠時大腦會清除異常蛋白,每天7-8小時睡眠很重要。

5、管理慢性疾病

嚴格控制血壓、血糖、血脂指標,定期監測頸動脈斑塊。

6、建立社交網路

經常參加集體活動,與親友保持密切聯繫。

大腦的變化往往在症狀出現前10-15年就開始了。現在開始改變生活方式永遠不晚,就像理財一樣,越早開始”養腦”,未來的”收益”就越大。如果發現家中長輩有文中提到的多個症狀,建議儘早到記憶門診做專業評估。記住,及時的干預可以顯著延緩病情發展,讓寶貴的記憶留存得更久一些。

您可能感興趣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ment -
AD2

最多人閱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