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8 7 月, 2025
主頁健康熱點患有糖尿病的人,若出現3種...

患有糖尿病的人,若出現3種情況,表示糖尿病足要來了,要重視

最近有位老糖友發現腳底總有些麻麻的,起初沒在意,直到腳趾開始發黑才慌忙就醫,結果已經發展到糖尿病足中期…這樣的案例並不少見。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最怕的併發症之一,但很多人往往等到腳部潰爛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其實,身體早就給我們發出了預警信號!

一、腳部感覺異常——最早的警.報

1、螞蟻爬行感

很多患者最初會感覺腳底像有螞蟻在爬,這是典型的外周神經病變症狀。高血糖會損害神經纖維,導致異常感覺傳導。

2、對溫度不敏感

用溫水洗腳時感覺不到熱,甚至被熱水燙傷都毫無知覺。這種保護性感覺的喪失,往往是糖尿病足的前兆。

3、刺痛或灼燒感

尤其在夜間,腳部可能出現莫名其妙的刺痛、灼熱感,就像被針紮一樣,這是小神經纖維受損的表現。

二、皮膚變化——肉眼可見的危險信號

1、腳部皮膚乾燥開裂

高血糖會導致汗腺功能異常,腳部皮膚異常乾燥,出現皸裂。這些裂口可能成為細菌入侵的門戶。

2、腳趾變形

長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導致足部肌肉萎縮,出現錘狀趾、爪形趾等畸形,這些都會增加局部壓力,容易形成潰瘍。

3、顏色改變

腳部皮膚發紅、發紫或發白,特別是抬高時蒼白、下垂時發紫,提示可能存在血液迴圈問題。

三、傷口難癒合——最危險的徵兆

1、小傷口久治不愈

正常人幾天就能癒合的小傷口,糖尿病患者可能幾周都不見好,這是高血糖影響修復能力的表現。

2、出現不明水泡

沒有明顯誘因的情況下,腳部突然出現水泡,這可能是皮膚營養障礙的信號。

3、趾甲變厚變形

趾甲變厚、變黃,容易發生嵌甲,這些都可能引發感染。更可怕的是,患者往往因為感覺遲鈍而忽視這些變化。

四、預防勝於治療:糖友護腳指南

1、每日必做的腳部檢查

準備一面小鏡子,每天檢查腳底、趾縫等不易看到的部位,發現任何異常及時就醫。

2、正確的洗腳方式

水溫控制在37℃以下,用手肘試溫而非腳部。洗完後要徹底擦幹,特別是趾縫。

3、選擇合適的鞋襪

選擇圓頭、軟底、透氣的鞋子,襪子要選無接縫的純棉材質。新鞋第一天穿不要超過1小時。

4、禁止這些危險行為

不要用熱水袋暖腳、不要自行修剪雞眼、不要赤腳走路,這些都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5、控制血糖是關鍵

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以下,這是預防所有糖尿病併發症的基礎。

糖尿病足的發展往往悄無聲息,但後果可能非常嚴重。記住:當腳部出現任何異常感覺、肉眼可見的變化或傷口不愈時,一定要在24小時內就醫。早期干預可以避免85%的截肢風險!糖友們,從今天開始,請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你的雙腳吧。

您可能感興趣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ment -
AD2

最多人閱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