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裏的剩菜,可能是細菌的”狂歡派對”!最近有研究發現,李斯特菌這個”冰箱殺手”正悄悄潛伏在很多家庭的剩菜裏。這種病菌可不簡單,孕婦感染可能導致流產,老人兒童感染可能引發腦膜炎。今天就帶你認識這個危險的”冰箱常客”。
一、李斯特菌的4個危險特性
1、耐低溫的生存高手
普通細菌在冰箱裏會”冬眠”,但李斯特菌在4℃環境下仍能緩慢繁殖。冷凍室-18℃的環境下,它也能存活數年之久。
2、潛伏期超長的”隱形殺手”
感染後症狀可能3-70天才出現,很多人根本想不到是剩菜惹的禍。這種延遲性讓診斷變得困難。
3、專挑弱勢群體下手
孕婦感染風險是普通人的20倍,可能導致流產、早產。免疫力低下人群可能出現敗血症、腦膜炎等嚴重併發症。
4、無處不在的”機會主義者”
不僅存在於剩菜中,未經巴氏消毒的乳製品、即食肉類、生鮮蔬果都可能攜帶。
二、剩菜處理的5個關鍵步驟
1、趁熱分裝更安全
飯菜做好後2小時內分裝,不要等完全放涼。用淺容器盛放,加速冷卻。
2、標注日期很重要
用標籤注明製作時間,建議綠葉菜不超過24小時,肉類不超過3天。
3、複熱必須徹底
食用前要加熱到75℃以上,持續2分鐘。湯類要煮沸,炒菜要翻熱均勻。
4、避免反復加熱
每次只取出需要的分量,不要整盤反復加熱冷卻。
5、定期清潔冰箱
每月用稀釋的食用堿水擦拭內壁,特別注意密封條等衛生死角。
三、4類食物要特別警惕
1、切開的水果
切面暴露容易滋生細菌,建議現切現吃。非要保存的話,要去除已切部分1cm以上。
2、涼拌菜
沒有經過加熱殺菌,建議4小時內吃完。加入蒜泥、醋等可以適當抑制細菌。
3、溏心蛋
蛋黃未完全凝固可能存在沙門氏菌,煮熟後也要儘快食用。
4、海鮮類
特別容易腐.敗產生組胺,即使冷藏也不宜超過24小時。
四、高危人群的防護要點
1、孕婦要徹底避免
孕期最好不吃剩菜,特別是冷盤、沙拉等即食食品。
2、老人兒童要注意
確保食物中心溫度達到75℃以上,避免食用未經加熱的剩菜。
3、免疫力低下者要當心
化療患者、HIV感染者等,建議只吃現做現吃的食物。
冰箱不是保險箱,剩菜也不是非吃不可。與其冒險吃剩菜,不如掌握好分量,儘量做到”光碟”。如果必須保存,一定要嚴格遵循”熱存熱取、冷存冷取”的原則。記住,食品安全無小事,別讓李斯特菌有機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