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突然開始頻繁哭鬧、腹脹如鼓,小臉憋得通紅,媽媽們的第一反應往往是:”是不是我吃了什麼不該吃的?”但你可能沒想到,問題可能出在母乳本身——是的,母乳也可能引發乳糖不耐受!
一、為什麼母乳會導致乳糖不耐受?
1、乳糖酶不足是主因
寶寶腸道內的乳糖酶如果分泌不足,就無法完全分解母乳中的乳糖。這些未被消化的乳糖進入大腸後,會被細菌發酵產氣,引發不適。
2、繼發性乳糖不耐受更常見
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寶寶腸道受損後,比如經歷了一次嚴重的腹瀉或感染。腸道黏膜修復期間,乳糖酶分泌暫時減少,導致對母乳的耐受性下降。
3、先天性乳糖不耐受較罕見
這是一種遺傳性疾病,寶寶從出生起就幾乎無法產生乳糖酶。不過這種情況非常少見,多數寶寶的不適是暫時性的。
二、寶寶乳糖不耐受的5個信號
1、腹瀉:大便呈水樣、泡沫狀,有酸臭味。
2、腹脹:小肚子鼓鼓的,輕拍有”咚咚”聲。
3、哭鬧:餵奶後不久出現煩躁不安。
4、屁多:頻繁放屁,有時會帶出少量大便。
5、體重增長緩慢:長期不適影響營養吸收。
三、懷疑乳糖不耐受怎麼辦?
1、不要擅自停母乳
母乳仍然是寶寶最好的食物。可以先嘗試減少單次餵奶量,增加餵奶次數,給腸道更多時間消化乳糖。
2、觀察記錄症狀變化
記錄寶寶吃奶後的反應、大便性狀和頻率,這些資訊對醫生判斷很重要。
3、諮詢專業醫生建議
兒科醫生可能會建議使用乳糖酶補充劑,或者在嚴重情況下暫時改用低乳糖配方奶。
四、調整餵養的注意事項
1、哺乳媽媽無需特殊忌口
除非醫生特別建議,媽媽們不需要停止食用乳製品。母乳中的乳糖含量相對穩定,與媽媽的飲食關係不大。
2、慎用”去乳糖”產品
完全無乳糖的飲食可能影響寶寶鈣質吸收和腸道菌群發育,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3、耐心等待腸道恢復
多數繼發性乳糖不耐受會在2-4周內自己好,隨著腸道功能恢復,寶寶會重新適應母乳。
記住,乳糖不耐受不是母乳的錯,而是寶寶腸道暫時的小情緒。用科學的方法細心觀察、耐心調整,很快就能找回那個滿足吮吸的小天使。當不確定時,及時尋求專業指導才是明智之舉。養育路上,每個小問題都是讓我們成為更好父母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