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看似是個小手術,但對於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來說,卻可能暗藏風險。最近一位老人在拔牙後突發腦梗的新.聞引發關注,這提醒我們:特殊人群的口腔治療需要格外謹慎。今天就來聊聊,這類患者在拔牙前後需要注意的那些事。
一、為什麼心腦血管患者拔牙風險更高?
1、應激反應帶來的血壓波動
拔牙過程中的疼痛和緊張會導致血壓驟升,可能誘發心腦血管意外。數據顯示,牙科治療時收縮壓可能瞬間升高20-40mmHg。
2、抗凝藥物的影響
很多心腦血管患者長期服用抗凝藥物,這可能導致拔牙後出血不止。但擅自停藥又可能增加血栓風險,需要醫生精准把控。
3、感染風險增加
這類患者免疫力相對較低,口腔創口更容易發生感染,而感染又可能加重原有疾病。
二、拔牙前必須完成的4項評估
1、心血管系統評估
心電圖檢查必不可少,必要時還需做心臟超聲。近期發生過心梗的患者,建議推遲非緊急拔牙至少6個月。
2、凝血功能檢查
包括凝血酶原時間、國際標準化比值等指標,幫助醫生判斷出血風險。
3、血壓監測
血壓超過180/110mmHg時,應該先控制血壓再考慮拔牙。
4、用藥情況梳理
詳細告知醫生正在服用的所有藥物,特別是抗凝藥、抗血小板藥的種類和劑量。
三、拔牙當天的特別注意事項
1、選擇合適的時間段
建議安排在上午,這時患者身體狀態相對穩定,且醫院各科室都在正常工作,便於應急處理。
2、陪同人員必須到位
一定要有家屬陪同,最好是有醫學常識的親屬,能夠及時發現異常情況。
3、應急藥物隨身攜帶
硝酸甘油、降壓藥等急救藥品要放在隨手可取的地方。
4、治療時間控制
複雜拔牙最好分次進行,單次治療時間不宜超過30分鐘。
四、拔牙後的重點觀察指標
1、出血情況
輕微滲血是正常的,但如果30分鐘後仍出血不止,需要立即處理。不要頻繁吐口水,以免破壞血凝塊。
2、疼痛程度
輕微疼痛可以冰敷緩解,劇烈疼痛可能提示幹槽症等併發症。
3、生命體征
特別是血壓和心率,建議拔牙後觀察2小時再離開醫院。
4、全身症狀
如出現胸悶、頭暈、言語不清等,要立即就醫。
五、特殊人群的個性化護理方案
1、冠心病患者
建議在心電監護下拔牙,備好急救設備。可以考慮術前使用鎮靜藥物減輕焦慮。
2、腦梗後患者
要注意評估吞咽功能,避免誤吸。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調整抗凝方案。
3、高血壓患者
術前1小時可服用降壓藥,術中保持半臥位有助於血壓控制。
4、糖尿病患者
要特別注意預防感染,建議術前術後監測血糖。
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拔牙不是不能做,而是要做得更科學、更安全。記住一個原則:充分評估、嚴密監測、及時處理。建議這類患者在拔牙前,一定要到心內科和口腔科進行聯合會診,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畢竟,安全永遠要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