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7 7 月, 2025
主頁日常保健腸鏡檢查能“揪出”的病變有...

腸鏡檢查能“揪出”的病變有很多,一般人不妨搞懂這2個問題

腸鏡檢查是許多人聞之色變的體檢專案,但它的重要性卻常常被低估。這根細細的管子,其實是消化道健康的”偵察兵”,能夠發現許多肉眼看不見的隱患。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腸鏡到底能發現哪些問題,以及關於這項檢查你必須知道的兩件事。

一、腸鏡能發現哪些消化道問題?

1、早期癌變跡象

腸鏡可以清晰觀察到腸黏膜的微小變化,發現早期息肉、腺瘤等癌前病變。這些病變在早期往往沒有任何症狀,但通過腸鏡就能及時發現並處理。

2、炎症性腸病

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慢性炎症,通過腸鏡可以直接觀察到腸道黏膜的充血、水腫、潰瘍等特徵性改變。

3、腸道出血原因

對於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腸鏡可以準確找到出血點,判斷是血管畸形、潰瘍還是其他原因導致的出血。

4、腸道結構異常

腸鏡能夠發現腸憩室、腸梗阻、腸扭轉等結構性問題,這些都是普通檢查難以確診的。

二、關於腸鏡檢查的兩個核心問題

1、什麼時候該做腸鏡?

40歲以上人群建議每5-10年做一次篩查。有家族史、長期腹痛、便血、排便習慣改變等症狀者,應該及時檢查。體重突然下降、貧血找不到原因時,也要考慮腸鏡檢查。

2、檢查前準備要注意什麼?

腸道清潔是關鍵。檢查前1-3天要低渣飲食,按醫囑服用清腸劑。檢查當天禁食,確保排出的液體呈清水樣。記得提前告知醫生用藥史和過敏史。

三、腸鏡檢查的3個常見疑問解答

1、檢查會很痛苦嗎?

現在多數醫院都提供無痛腸鏡選項,睡一覺就完成了。普通腸鏡會有不適感,但多數人可以耐受。

2、發現息肉怎麼辦?

醫生通常會直接切除小息肉並送檢。較大息肉可能需要分次處理,具體方案由醫生評估後決定。

3、檢查後要注意什麼?

術後2小時內禁食,之後從流質飲食逐漸過渡到正常飲食。可能會有輕微腹脹,適當走動可以緩解。

四、哪些人群要特別重視腸鏡檢查?

1、有消化道腫瘤家族史者

直系親屬有腸癌病史的人,應該比普通人更早開始篩查,檢查間隔也要縮短。

2、長期不良生活習慣者

愛吃紅肉、加工食品,蔬果攝入不足,長期吸煙飲酒的人群風險較高。

3、慢性腸道疾病患者

炎症性腸病患者發生癌變的風險較高,需要更密切的監測。

4、肥胖和糖尿病患者

這些代謝異常人群的腸癌風險也相對較高。

腸鏡檢查雖然讓人望而生畏,但它確實是預防腸道重大疾病的有效手段。與其等到出現症狀才匆忙檢查,不如把腸鏡納入常規體檢計畫。記住,一次徹底的腸道檢查,可能換來多年的安心。當你瞭解了這些知識,下次醫生建議做腸鏡時,相信你會做出更明智的決定。

您可能感興趣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ment -
AD2

最多人閱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