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健康熱點血糖高,怎麼判斷自己是否得...

血糖高,怎麼判斷自己是否得了糖尿病?不妨瞭解一下

最近體檢報告上那個小小的血糖數值,是不是讓你心裏咯噔一下?辦公室的小張上周查出空腹血糖6.8mmol/L,整個人都不好了。其實血糖偏高不一定是糖尿病,但確實需要引起重視。今天就帶你看懂那些藏在血糖值裏的健康密碼。

一、血糖異常的三大預警信號

1、異常口渴

明明喝了很多水,還是覺得口乾舌燥,尤其夜間頻繁起床喝水。這是因為血糖升高導致血漿滲透壓改變,刺激口渴中樞。

2、排尿異常

尿量明顯增多,特別是夜尿次數增加。當血糖超過腎糖閾(約8.9-10mmol/L)時,尿液中就會出現葡萄糖,產生滲透性利尿作用。

3、不明原因消瘦

在沒有刻意節食或增加運動的情況下,體重持續下降。這是因為胰島素不足時,身體無法有效利用葡萄糖,只能分解脂肪和蛋白質供能。

二、診斷糖尿病的金標準

1、空腹血糖檢測

至少8小時未進食後測量靜脈血糖。正常值<6.1mmol/L,6.1-7.0mmol/L為空腹血糖受損,≥7.0mmol/L需警惕糖尿病。

2、糖耐量試驗

空腹抽血後口服75g葡萄糖,2小時後再次檢測。正常值<7.8mmol/L,7.8-11.1mmol/L為糖耐量減低,≥11.1mmol/L要考慮糖尿病。

3、糖化血紅蛋白檢測

反映近2-3個月平均血糖水準。正常值<5.7%,5.7%-6.4%為糖尿病前期,≥6.5%提示糖尿病可能。

三、血糖偏高的應對策略

1、調整飲食結構

選擇低GI食物,如全穀物、豆類。每餐搭配足量膳食纖維,用橄欖油代替動物油。控制精製糖攝入,水果每天不超過200克。

2、科學運動方式

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建議餐後1小時運動,既能控制餐後血糖高峰,又避免低血糖風險。

3、規律監測習慣

血糖偏高者建議每週測2-3次空腹和餐後血糖。記錄數據變化,幫助醫生判斷是否需要進一步干預。

四、需要特別注意的情況

1、妊娠期血糖異常

孕期激素變化可能誘發妊娠糖尿病,產後要定期復查。這類人群未來患2型糖尿病風險較高。

2、家族遺傳因素

直系親屬有糖尿病史的人群,建議每年做糖化血紅蛋白檢測。遺傳因素加上不良生活習慣最易誘發糖尿病。

3、代謝綜合征表現

同時存在腹型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等情況時,即使血糖未達糖尿病標準也要積極干預。

血糖問題就像身體發出的預警信號,及時發現並調整生活方式,完全有可能逆轉前期症狀。建議35歲以上人群每年檢測空腹血糖,有家族史者更要提高警惕。記住,控制血糖不是要過苦行僧生活,而是學會更懂自己的身體需求。

您可能感興趣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ment -
AD2

最多人閱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