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不舒服去醫院,醫生說是心肌炎不是心臟病?很多人聽到這兩個詞就懵了。其實它們就像表兄弟,雖然同屬心血管疾病家族,但性格脾氣大不相同。今天咱們就來扒一扒這對”兄弟”的底細。
一、發病機制大不同
1、心肌炎是”外來入侵”
就像電腦中病毒,心肌炎多是病毒、細菌等病原體感染引發的心肌炎症。常見誘因包括感冒、腹瀉等感染性疾病。
2、心臟病是”內部故障”
主要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的心肌缺血,就像水管生銹堵塞。高血壓、高血脂等都是常見誘因。
二、症狀表現有差異
1、心肌炎愛”偽裝”
初期可能只是乏力、胸悶等感冒樣症狀,嚴重時才會出現胸痛、心悸。部分患者會有前驅感染症狀如發熱。
2、心臟病症狀”典型”
心絞痛多為壓榨性胸痛,常放射至左肩臂。急性發作時伴有大汗、瀕死感,含服藥物可緩解。
三、檢查診斷要分清
1、心肌炎診斷”組合拳”
需要結合心肌酶譜、心電圖、心臟超聲等檢查,必要時做心肌活檢。近期感染史是關鍵線索。
2、心臟病檢查”直擊要害”
冠脈CTA或造影能直接顯示血管狹窄程度。心電圖ST段改變具有特徵性。
四、治療養護區別大
1、心肌炎要”休養生息”
急性期需絕對臥床,減輕心臟負荷。重點治療原發感染,慎用加重心臟負擔的藥物。
2、心臟病需”長效管理”
要控制血壓、血脂等危險因素。部分患者需要支架或搭橋手術改善心肌供血。
無論是哪種情況,出現持續胸痛、呼吸困難都要立即就醫。記住心肌炎重在預防感染,心臟病貴在平時防控。心臟問題無小事,早發現早治療才是關鍵。下次體檢時,別忘了給心臟也做個全面檢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