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9 7 月, 2025
主頁健康熱點血管堵不堵,做這個檢查就夠...

血管堵不堵,做這個檢查就夠了,別再花冤枉錢

血管就像城市的供水管道,用久了難免會沉積”水垢”。但你知道嗎?現在很多體檢中心推薦的所謂”血管檢查套餐”,可能正在悄悄掏空你的錢包。有位退休教師花了近萬元做完全套血管檢查,結果醫生只看了一項基礎數據就做出了判斷。

一、最靠譜的血管檢查是什麼?

1、頸動脈超聲

這項無創檢查能清晰顯示血管壁情況,準確率高達85%以上。通過測量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可以預測全身動脈硬化程度。檢查過程就像做B超一樣簡單,全程只需15分鐘。

2、踝臂血壓指數

用普通血壓計分別測量上肢和下肢血壓,計算比值就能評估下肢動脈狀況。這個幾十塊錢的檢查,對下肢血管堵塞的診斷價值不輸上千元的CT造影。

3、眼底血管檢查

眼科醫生用檢眼鏡就能直接觀察視網膜動脈。這些細如發絲的血管變化,往往是全身微循環障礙的早期信號。

二、哪些高價檢查沒必要常規做?

1、冠狀動脈CTA

雖然能呈現心臟血管3D圖像,但輻射量相當於拍150次胸片。除非有明確心絞痛症狀,否則不建議作為篩查專案。

2、全身血管磁共振

價格動輒上萬元,其實對無症狀人群的篩查價值有限。很多檢查發現的”血管斑塊”根本不需要處理。

3、血管內皮功能檢測

這項檢查操作複雜且結果波動大,目前更多用於科研而非臨床診斷。

三、自測血管年齡的3個方法

1、爬樓梯測試

連續爬4層樓不超過1分鐘,且無明顯胸悶氣促,說明心肺血管功能良好。

2、手指按壓測試

按壓指甲蓋後鬆開,顏色在2秒內恢復,說明末梢迴圈正常。

3、坐位體前屈測試

坐地雙腿伸直,手指能觸及腳尖,反映血管彈性較好。

四、養護血管的黃金法則

1、飲食記住”三低三高”

低鹽、低脂、低糖;高纖維、高蛋白、高維生素。每週吃夠5種不同顏色的蔬菜。

2、運動掌握”1357″原則

每天運動1次,每次30分鐘以上,每週保證5天,運動時心率控制在(170-年齡)次/分。

3、睡眠遵循”兩段式”

保證晚上11點前入睡,有條件的話中午小憩20分鐘。深度睡眠時血管會進行自我修復。

血管健康不是靠昂貴檢查堆出來的。與其糾結檢查報告上的數字,不如把注意力放在日常養護上。記住:最好的”通血管藥”就藏在你的生活方式裏。從今天開始,給血管來場溫柔的革.命吧!

您可能感興趣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ment -
AD2

最多人閱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