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8 7 月, 2025
主頁健康熱點腸癌去世的人越來越多?醫生...

腸癌去世的人越來越多?醫生:多半是身體有 4 警示,沒引起重視

最近幾年,腸癌的發病率確實在悄悄攀升。很多人發現不適時,病情已經發展到中晚期。其實我們的身體很聰明,早在病變初期就會發出各種”求.救信號”,只是這些信號常常被我們當成小毛病忽略了。

一、排便習慣突然改變要當心

1、原本規律的排便突然變得不規律

比如從每天固定時間排便變成三四天才排一次,或者突然出現腹瀉便秘交替的情況。這種變化持續超過兩周就要特別注意。

2、大便形狀明顯變細

正常大便應該呈香蕉狀。如果發現大便變得像鉛筆一樣細,或者表面出現凹槽,可能是腸道出現占位性病變的徵兆。

3、排便後仍有便意

明明已經排完便,卻總覺得沒排乾淨,這種裏急後重的感覺可能是直腸病變的信號。

二、便血千萬別不當回事

1、鮮血還是暗血要分清

痔瘡出血通常是鮮紅色,血液附著在大便表面。而腸癌出血多呈暗紅色,常與大便混合在一起。

2、出血量多少都要重視

不要以為只有大量出血才危險,長期少量出血同樣可能導致貧血,延誤病情。

3、無痛性出血更危險

痔瘡出血通常伴有疼痛,而腸癌出血往往不痛不癢,更容易被忽視。

三、腹部不適別總怪腸胃炎

1、不明原因的腹脹腹痛

特別是左下腹持續隱痛,排便後也不能緩解,要警惕結腸病變。

2、腸鳴音異常活躍

腸道經常咕嚕咕嚕響,伴隨排氣增多,可能是腫瘤導致腸道梗阻的表現。

3、消化不良持續不愈

反復出現的噁心、食欲下降、體重減輕,不要簡單歸咎於”胃不好”。

四、這些全身症狀也要留意

1、不明原因的貧血

沒有明顯失血卻出現面色蒼白、乏力,可能是長期慢性失血導致。

2、體重莫名其妙下降

沒有刻意減肥,半年內體重下降超過5%,一定要查明原因。

3、腫瘤標誌物升高

體檢發現CEA等指標異常,即使沒有症狀也要進一步檢查。

預防永遠勝於治療。建議40歲以上人群每年做一次便潛血檢查,每5年做一次腸鏡檢查。有家族史的人更要提前開始篩查。記住,腸癌早期發現治療幾率高達90%以上,關鍵是要重視身體發出的每一個異常信號。從今天開始,學會傾聽自己的身體語言吧!

您可能感興趣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ment -
AD2

最多人閱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