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就像人體內的”化工廠”,每天默默處理著各種毒素和代謝廢物。可偏偏有人把它當成了”垃圾桶”,直到這臺精密儀器徹底罷工才追悔莫及。最近接診的病例讓人痛心——54歲的王先生確診肝癌晚期,從發現到離世僅三個月。翻開他的生活習慣記錄本,那些被反復提醒的危險行為赫然在目…
一、傷肝行為的”黑名單”
1、酒精的慢性毒殺
每週超過3次的飲酒頻率,會讓肝臟長期處於超負荷狀態。酒精代謝產生的乙醛會直接損傷肝細胞,日積月累就會從脂肪肝發展到肝硬化。男性每日酒精攝入超過25克(約50度白酒1兩)就是危險信號。
2、熬夜透支肝血
中醫講究”人臥血歸於肝”,晚上11點到淩晨3點是肝臟自我修復的黃金時段。長期熬夜打遊戲、追劇的人,體檢時轉氨酶異常的比例明顯增高。
3、濫用保健品
那些號稱”護肝”的保健品,可能正在悄悄增加肝臟負擔。某些成分需要肝臟代謝,盲目服用反而可能引發藥物性肝損傷。
二、肝臟發出的求.救信號
1、持續疲勞感
即使睡眠充足也提不起精神,這是肝臟代謝功能下降的典型表現。
2、皮膚變黃
膽紅素代謝異常會導致鞏膜和皮膚黃染,醫學上稱為”黃疸”。
3、蜘蛛痣出現
前胸後背出現放射狀紅點,按壓褪色,這是肝臟滅活雌激素能力下降的表現。
三、護肝的黃金法則
1、飲食”三低一高”
低脂、低糖、低鹽,高蛋白的飲食結構最養肝。特別推薦十字花科蔬菜,其中的硫化物能增強肝臟解毒功能。
2、運動要適度
每週3-5次中等強度運動,比如快走、游泳,能促進肝臟血液迴圈。但避免劇烈運動後立即飲酒。
3、定期體檢不能少
每年要做肝功能檢查和肝臟B超,有肝炎病史的每半年就要檢查一次。甲胎蛋白檢測對早期肝癌篩查很有幫助。
四、特別提醒這些高危人群
1、乙肝病毒攜帶者
即使肝功能正常,也要每半年復查病毒載量和肝臟影像學檢查。
2、長期服藥人群
包括降壓藥、降糖藥等慢性病患者,要定期監測肝功能指標。
3、肥胖人群
體重指數超過28的人,脂肪肝發生率高達60%,必須嚴格控制體重。
那位離世的患者最後一次復查時,超聲顯示肝臟已經佈滿腫瘤。主治醫生搖頭歎息:”明明三年前體檢就提示脂肪肝,要是當時能改變生活習慣…”護肝沒有捷徑,今天少喝一杯酒,明天肝臟就少受一份罪。從今晚11點前睡覺開始,給自己一個重獲新生的機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