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7 7 月, 2025
主頁情感溝通男人在婚姻選擇湊合過下去的...

男人在婚姻選擇湊合過下去的理由,往往比女人的更現實。

深夜刷到一條朋友圈:”結婚五年,我們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配圖是兩杯咖啡,一杯冒著熱氣,一杯早已涼透。點贊列表裏,好幾個已婚男性朋友默默點了贊。

婚姻這座圍城,有人想進去,有人想出來。但有趣的是,想出來的女性往往比男性多。民政局數據顯示,70%的離婚是由女性提出的。為什麼男人更傾向於在破碎的婚姻裏”躺平”?

01

經濟賬本比感情帳本更重要

離婚對男性來說,首先是一道數學題。房子要分一半,存款要分一半,孩子撫養費要持續支付十幾年。一線城市普通中產離一次婚,可能直接從中產滑落到小康。

王磊結婚8年,和妻子早已無話可說。但他算過一筆賬:現在住的房子價值800萬,離婚要分給妻子400萬。再婚的話,彩禮、婚禮、新房又是一大筆開支。”與其折騰,不如將就著過”。

男性在婚姻中的忍耐閾值往往比女性高。不是他們更寬容,而是離婚的成本實在太高。感情可以湊合,錢包不能冒險。

02

社會時鐘的隱形壓力

35歲的張濤在同學聚會上被問”什麼時候要二胎”,他笑著舉杯,心裏想的卻是”能保住這段婚姻就不錯了”。但他不敢離婚,怕成為親戚朋友眼中的”失敗者”。

對很多男性來說,維持婚姻狀態是一種社會身份的象徵。離婚意味著要重新面對”你為什麼離婚”的盤問,要解釋為什麼沒經營好家庭。在傳統觀念裏,這等同於個人能力的失敗。

更現實的是,離婚男性在職場也會遭遇隱形歧視。獵頭朋友透露,同樣條件的候選人,HR會更傾向選擇婚姻狀況穩定的。”離婚男人?可能情緒不穩定吧”。

03

舒適區的引力太強

李明的婚姻早已名存實亡,但他習慣了每天回家有熱飯,髒衣服有人洗,孩子有人帶的生活。”要是離婚,這些事都得自己來”。他苦笑著承認自己”被伺候慣了”。

很多男性在婚姻中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生活便利。離婚意味著要自己做飯、打掃、照顧孩子,這些”家務黑洞”讓不少男性望而卻步。他們不是捨不得妻子,是捨不得妻子帶來的生活品質。

心理學上有個”現狀偏好”理論:人們更傾向於保持現有狀態,即使這個狀態並不理想。對很多男性來說,湊合的婚姻就是那個”還過得去”的現狀。

04

再婚市場的殘酷現實

42歲的周偉偷偷註冊過相親網站,發現同齡女性更傾向選擇未婚或離異無孩的男性。”帶著孩子的離婚男人?很多女生直接劃走”。現實的打擊讓他默默退出了帳號。

男性很清楚,隨著年齡增長,自己在婚戀市場的價值是遞減的。而女性則可能因為經濟獨立、氣質沉澱反而更有吸引力。這種不對稱性,讓男性對結束婚姻更加謹慎。

更紮心的是,很多男性高估了自己的市場競爭力。調查顯示,離婚男性普遍對自己再婚的可能性預估過高,而女性則相對準確。這種認知偏差,也是他們選擇忍耐的原因之一。

婚姻像一雙鞋,合不合腳只有自己知道。但有趣的是,寧願忍著腳疼繼續穿的人裏,男性比女性多得多。不是他們更能忍,而是脫掉這雙鞋要付的代價,他們早就默默算過好幾遍。

那些在婚姻裏湊合的男人,不是沒有勇氣離開,而是太清楚離開後的現實。這或許就是成年人的世界:有時候不離婚不是因為愛,而是因為算明白了這筆賬。

您可能感興趣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ment -
AD2

最多人閱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