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歲的李阿姨剛做完體檢不到三個月,肝臟上的腫塊就突然從2釐米長到了5釐米。主治醫師翻看著檢查報告直搖頭:”這種生長速度太反常了,要是早點注意生活細節……”
一、春季護肝的三大危險行為
1、盲目進補最傷肝
很多老人忙著吃各類補品,其實肝臟代謝能力隨年齡下降,過度進補反而加重負擔。特別是動物內臟、藥膳湯等富含膽固醇的食物,會誘發脂肪肝病變。
2、驟減衣物埋隱患
春季氣溫忽高忽低,老年人過早脫掉棉衣容易感冒。病毒感染會啟動免疫系統,間接加重肝臟解毒壓力。建議採用”洋蔥式穿衣法”,隨時增減外套。
3、過度運動耗肝血
晨練本是好習慣,但有些老人突然加大運動量。中醫認為”肝主筋”,過度鍛煉會消耗肝血儲備。建議選擇八段錦、太極拳等溫和運動,每次不超過40分鐘。
二、中老年護肝的四個黃金時段
1、卯時(5-7點)排毒關鍵期
此時肝膽經當令,喝杯溫開水有助於沖刷代謝廢物。切忌空腹喝酒或濃茶,會給肝臟帶來雙重刺激。
2、午時(11-13點)養肝血
飯後靜坐閉目養神10分鐘,能促進肝臟血液回流。避免立即散步或做家務,否則會影響消化吸收。
3、酉時(17-19點)疏肝氣
這個時段適合聽輕音樂、散步,幫助舒緩情緒。研究發現,長期抑鬱的人肝臟硬度指標明顯偏高。
4、亥時(21-23點)修復期
保證在23點前入睡,肝臟才能進入自我修復模式。熬夜追劇最傷肝,螢幕藍光會抑制褪黑素分泌。
三、容易被忽視的肝臟求.救信號
1、異常疲勞
連續兩周出現起床後仍感疲倦,可能是肝臟代謝異常導致能量不足。
2、皮膚變化
突然出現的蜘蛛痣、手掌紅斑,都與肝臟雌激素滅活功能下降有關。
3、消化異常
持續性的食欲減退、厭油,要警惕膽汁分泌不足的可能。
4、異常出血
牙齦出血、鼻衄頻率增加,反映肝臟合成凝血因數的能力減弱。
四、實用護肝指南
1、飲食記住”三低三高”
低脂、低糖、低鹽;高蛋白、高纖維、高維生素。特別推薦蕎麥、紫甘藍等富含硫元素的蔬菜。
2、情緒管理很重要
每天做10次腹式呼吸,遇到煩心事先深呼吸6秒再回應。長期壓抑情緒會導致肝氣鬱結。
3、定期檢查不能少
建議50歲以上人群每半年做一次肝臟超聲和肝功能檢查。有肝炎病史的要縮短至3個月。
4、用藥務必謹慎
避免自行服用成分不明的保健品,聯合用藥要諮詢醫生。某些中藥如雷公藤、何首烏也有肝毒性。
肝臟是沉默的器官,等出現疼痛往往為時已晚。記住這些養護要點,別讓健康為疏忽買單。從今天開始,給自己制定一份科學的護肝計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