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朋友突然小腿腫得厲害,走路都費勁,去醫院一查居然是下肢靜脈血栓。這讓我想起很多年輕人久坐不動、喝水少的生活習慣,簡直就是在給血管”埋雷”。
血栓就像血管裏的”路障”,可能出現在任何部位。最危險的是它會隨著血液到處跑,堵在哪里就會引發相應的問題。
一、血栓最愛”安家”的5個部位
1、大腦血管
當血栓堵塞腦動脈時,輕則出現頭暈頭痛、說話含糊,重則可能導致半身不遂。有些人會突然出現看東西重影、嘴角歪斜,這些都是危險信號。
2、心臟冠狀動脈
心臟血管被堵住時,胸口會有壓榨樣疼痛,可能向左肩放射。有些人會出冷汗、噁心,女性可能表現為疲勞或背痛等不典型症狀。
3、肺部血管
肺栓塞常表現為突然的呼吸困難,像被人掐住脖子。可能伴有胸痛、咳血,嚴重時會眼前發黑甚至暈厥。長時間坐飛機或臥床的人要特別注意。
4、下肢深靜脈
小腿肚腫脹發熱、皮膚發紅,站立時疼痛加重是典型表現。有些人的靜脈會凸起像蚯蚓,按壓時有明顯壓痛。
5、腸系膜血管
這個部位的血栓容易被忽視,表現為飯後腹痛、便血。疼痛程度與體檢結果不成比例,可能伴有噁心嘔吐。
二、血管報.警的6個信號
1、不對稱性水腫
比如只有左腿腫,右腿正常;或者早上臉腫、晚上腳腫,都提示循環系統可能出了問題。
2、異常出汗
沒有劇烈運動卻大汗淋漓,特別是伴隨胸痛時,可能是心臟在求.救。
3、皮膚變化
下肢皮膚發亮、脫屑,或者出現不明原因的淤青,都值得警惕。
4、間歇性跛行
走路時小腿肌肉疼痛,休息後緩解,再走又痛,提示下肢動脈供血不足。
5、認知功能下降
突然記不住事、算不清賬,可能是腦部微循環障礙的早期表現。
6、異常疲勞
睡醒仍覺得累,稍微活動就氣喘,要小心慢性缺血的可能。
預防血栓其實很簡單:每小時站起來活動3分鐘,工作時多喝水,穿寬鬆衣物。發現不明原因的腫脹或疼痛,別猶豫,48小時內就醫效果最好。血管健康就像城市交通,定期養護才能暢通無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