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擰開水龍頭接杯水,突然發現杯底有層白色沉澱。這水到底能不能喝?隔壁大媽說桶裝水更乾淨,同事又安利礦泉水補充礦物質…別急,咱們用顯微鏡視角扒開水的真面目。
一、自來水是隱藏的六邊形戰士
1、自來水廠處理流程堪比科幻片
原水要經過混凝、沉澱、過濾、消毒四重關卡,氯氣消毒能幹掉99%的微生物。那些擔心餘氯的朋友注意了,國標規定出廠水餘氯要≥0.3mg/L,這個量還沒你游泳時喝到的多。
2、二次污染才是真隱患
老舊社區的鍍鋅管道可能析出鋅離子,高層水箱沒及時清洗會滋生微生物。建議裝個帶PP棉的濾水壺,能攔住鐵銹泥沙這些看得見的雜質。
3、燒水壺水垢別慌
白色沉澱主要是碳酸鈣鎂,硬度高的水反而含更多礦物質。北京自來水硬度約300mg/L,每天喝兩升能補到每日鈣需求量的6%。
二、桶裝水的黑色產業鏈
1、水站潛規則令人咋舌
某些不良商家會給空桶噴廉價的除垢劑,用工業雙氧水消毒。教你三招辨真假:看桶底PC標誌,摸桶身有無毛刺,聞水裏是否有塑膠味。
2、飲水機是細菌培養皿
檢測顯示超過3天沒清洗的飲水機,菌落數能超標80倍。記得每月用檸檬酸徹底清洗一次,出水口要用酒精棉片擦拭。
三、礦泉水不是越貴越好
1、礦物質含量可能還不如自來水
某品牌礦泉水鈣含量4mg/L,而北京自來水鈣含量能達到35mg/L。花高價買的水,礦物質可能主要來自你擰瓶蓋時掉進去的汗。
2、特殊人群要當心
腎結石患者慎選高礦化度水,嬰幼兒不適合氟化物含量高的。買水時翻到背面看成分表,鈉含量超過20mg/L的就要斟酌了。
四、終極喝水指南
晨起第一杯選40℃溫水,辦公族準備個1.5L的大水壺。運動後補電解質可以喝淡鹽水,吃油膩大餐時配檸檬水促消化。記住喝水就像談戀愛,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持續和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