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時突然腿發沉,像綁了沙袋?夜裏小腿抽筋痛醒,補鈣也不見效?這些看似普通的腿部不適,可能是血管在拉警.報!血栓這個”隱形殺手”最喜歡在腿部血管裏安營紮寨,一旦脫落遊走,後果不堪設想。今天教你識別那些容易被忽視的危險信號。
一、腿部發出的5個血栓預警信號
1、不對稱水腫
單側小腿或腳踝持續腫脹,按壓後凹陷久久不恢復。這種水腫往往下午加重,晨起稍輕,與腎臟問題導致的雙側水腫明顯不同。
2、異常皮膚變化
患肢皮膚發亮、發緊,可能出現片狀紅斑或青紫色淤斑。溫度摸起來比另一側腿涼,汗毛異常脫落也是典型表現。
3、行走時肌肉疼痛
走一段路後出現小腿肌肉絞痛,休息幾分鐘能緩解(間歇性跛行)。疼痛部位多在腓腸肌,嚴重時連平躺都會痛。
4、靜脈曲張加重
原本輕微的靜脈曲張突然變得明顯,血管凸起如蚯蚓狀,伴隨酸脹感。久站後症狀加劇,抬高下肢可暫時緩解。
5、難以解釋的抽筋
夜間頻繁小腿抽筋,補鈣無效且疼痛持續時間長。抽筋後肌肉僵硬感持續數小時,局部可能有壓痛硬結。
二、血栓最愛的3類高危人群
1、長期保持固定姿勢者
每天連續坐4小時以上的辦公族、長途飛行的旅客,血液迴圈減慢會讓血栓風險增加2-3倍。
2、特殊生理狀態人群
孕婦、產後6周內的產婦、服用雌激素的女性,血液處於高凝狀態,風險比常人高5-8倍。
3、慢性病患者
高血壓、糖尿病患者血管內皮受損,高血脂人群血液粘稠度增加,都是血栓形成的溫床。
三、日常預防的黃金法則
1、動靜結合每90分鐘
久坐族要定時活動踝關節(腳尖畫圈),每小時起身做踮腳運動。推薦”坐姿踩縫紉機”動作:交替抬腳跟20次/組。
2、飲食注意三多三少
多吃深海魚、洋蔥、黑木耳等抗凝食物;少碰油炸食品、動物內臟和含反式脂肪的甜品。每天飲水不少於1500ml。
3、睡眠姿勢有講究
避免長時間蜷腿側睡,最好在小腿下方墊個薄枕。晨起前先在床上做5分鐘踝泵運動(勾腳尖-繃腳尖)。
發現可疑症狀別猶豫,24小時內就醫最關鍵!血管超聲檢查能準確診斷下肢靜脈血栓。記住:阿司匹林等藥物絕不能自行服用,必須由醫生評估後使用。平時多觀察雙腿變化,養成活動習慣,別給血栓留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