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健康熱點陽氣不足,這5件事要少做,...

陽氣不足,這5件事要少做,會“損耗”陽氣,再喜歡也要忍住

春天萬物復蘇,可你卻總感覺渾身沒勁?明明睡了8小時,白天還是哈欠連天?小心,這可能是身體在提醒你:陽氣庫存不足了!中醫講究”陽氣足,百病除”,但現代人的很多習慣正在偷偷消耗這份珍貴能量。今天就扒一扒那些看似平常卻最耗陽氣的5件事,看完記得提醒家人。

一、熬夜追劇:透支生命的”快樂稅”

淩晨1點還在刷短視頻?你的陽氣正在瘋狂流失。子時(23點-1點)是膽經當令,丑時(1點-3點)肝經值班,這兩個時段不睡覺,就像強行讓身體加班卻不給加班費。長期熬夜的人往往面色發青、眼睛幹澀,這都是肝血不足的典型表現。建議最晚不超過23點入睡,如果實在睡不著,可以試試用掌心搓熱後敷在眼睛上。

二、晨起洗頭:給陽氣澆冷水

很多人喜歡早上出門前洗頭,頂著濕發出門特別容易頭痛。早晨是陽氣升發的黃金時間,此時用冷水刺激頭皮,相當於給剛要燃燒的小火苗潑冷水。尤其經期女性、體質偏寒的人更要避免。如果必須早晨洗,記得用溫熱的水,徹底吹幹後再出門,最好戴上帽子防風。

三、久坐不動:把陽氣”坐”沒了

連續辦公4小時不起身?你的骨盆正在變成”冰箱”。久坐會導致身體下麵血液迴圈變差,盆腔溫度降低,直接影響生殖系統和消化系統功能。建議每40分鐘站起來活動3分鐘,簡單的踮腳尖、扭腰就能促進氣血流通。上班族可以在座位下放個矮凳,時不時把腳墊高改善迴圈。

四、過量冷飲:內臟在”打寒顫”

喝冰奶茶一時爽,脾胃修復火葬場。10℃以下的飲品進入胃部後,身體要調動大量陽氣來加熱它到37℃,這個過程就像讓鍋爐房超負荷運轉。特別提醒運動後、空腹時別急著灌冷飲,可以含在嘴裏溫熱後再咽下。容易手腳冰涼的人,建議隨身帶個保溫杯泡些桂圓紅棗茶。

五、情緒內耗:最昂貴的”精神消費”

生悶氣比跑步更耗能!《黃帝內經》說”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持續的情緒波動會讓陽氣在體內亂竄。試著給負面情緒設個”止損點”:發火前先深呼吸7次,焦慮時就搓熱雙手捂在後腰(命門穴位置)。培養些”無用愛好”,比如養綠植、練書法,都是很好的情緒調節器。

這些耗陽行為就像在身體裏鑿洞的水瓢,邊補邊漏怎麼都填不滿。從今天開始,試著每天改掉一個小習慣:把熬夜改成早睡半小時,用溫水替代冰可樂,工作間隙做套伸展運動…堅持21天,你會驚喜地發現,晨起時的困倦感減輕了,手腳沒那麼冰涼了,連同事都說你氣色變好了。記住,養陽氣不是老年人的專利,而是每個現代人都該掌握的生命投資智慧。

您可能感興趣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ment -
AD2

最多人閱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