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9 7 月, 2025
主頁減肥健身下咽食物的時候,會厭處的肌...

下咽食物的時候,會厭處的肌肉和骨頭這樣動,以避免嗆到氣管裏

吃飯時突然嗆到,那種”咳到靈魂出竅”的體驗誰懂啊?其實每次吞咽都是一場精密的人體工程學表演!喉嚨裏那塊會厭軟骨就像個智能閘門,0.1秒內完成開合動作,比高鐵進站還準時。今天帶你看看這個藏在喉嚨裏的”防嗆黑科技”有多神.奇。

一、會厭軟骨的自動門系統

1、位置精准的守門員

會厭位於舌根後方,形狀像片小葉子。平時保持直立讓空氣自由進出氣管,吞咽瞬間立即後倒蓋住氣管入口。

2、肌肉的完美配合

舌骨上肌群負責拉起會厭,甲狀會厭肌控制其翻轉動作。這些肌肉的協調性比芭蕾舞者還要精確。

3、神經反射的速度

從食物接觸舌根到會厭閉合,整個反射過程僅需0.3秒。比智能手機指紋解鎖還快上兩倍。

二、吞咽時的骨骼聯動

1、舌骨的升降運動

這塊U型骨在吞咽時會向上移動2-3釐米,為食物讓出通道。就像電梯一樣精准控制高度。

2、喉結的自我保護

吞咽時甲狀軟骨(男性突出的喉結)會向上移動,帶動整個喉部上提,讓食管入口更好地迎接食物。

3、環咽肌的節律收縮

這塊肌肉像智能閥門一樣,只在食物經過時短暫放鬆,其他時間都保持緊閉狀態防止反流。

三、為什麼我們還是會嗆到?

1、注意力分散時

邊吃飯邊說話會導致神經信號紊亂,會厭閉合動作可能延遲0.1秒,這點時間就足夠食物誤入氣管。

2、吞咽功能退化

老年人肌肉協調性下降,會厭反應速度變慢。統計顯示65歲以上老人嗆咳風險是年輕人的5倍。

3、特殊食物挑戰

粘性食物可能粘附在會厭表面,影響其閉合;而流動性太強的液體又容易”溜”進氣管。

四、保護吞咽功能的秘訣

1、養成細嚼慢咽習慣

每口食物咀嚼20-30次,給會厭足夠的反應時間。

2、保持正確進食姿勢

坐直身體,稍微低頭,這個角度最有利於食物順利進入食管。

3、定期做吞咽訓練

像吹氣球、鼓腮幫等簡單動作,都能有效鍛煉咽喉部肌肉群。

下次吃飯時不妨靜靜感受下這個精妙的吞咽過程。我們每天要完成600多次吞咽動作,卻很少意識到身體裏這場微型交響樂。保護好這個精密的防嗆系統,才能繼續安心享受美食帶來的快樂!

您可能感興趣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ment -
AD2

最多人閱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