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7 7 月, 2025
主頁日常保健剛吃飽就困,是太累了?提醒...

剛吃飽就困,是太累了?提醒:別忽視4種疾病信號,趕快重視起來

剛放下碗筷就哈欠連天,眼皮重得像灌了鉛?別總以為是春困秋乏,這種”飯困”現象可能藏著健康警.報!最近門診遇到位白領,每次午餐後必須趴著睡半小時,檢查才發現是血糖在”坐過山車”。

一、飯後犯困的生理原因

1、血液重新分配

消化系統工作時,身體會將15%的血液調往胃腸道。大腦供血暫時性減少,會產生類似缺氧的困倦感。

2、胰島素波動

碳水化合物分解會促使胰島素大量分泌,同時帶動色氨酸進入大腦轉化為鎮靜作用的血清素。

3、副交感神經啟動

“休息-消化”模式啟動後,身體自動降低警.覺度。這是進化保留的自我保護機制。

二、需要警惕的4種病態困倦

1、血糖代謝異常

餐後血糖驟升驟降會造成明顯乏力感。如果伴有口渴、多尿或體重變化,建議做糖耐量測試。

2、甲狀腺功能減退

甲狀腺激素不足會拖慢全身代謝速度。特別注意是否伴隨怕冷、便秘、皮膚乾燥等症狀。

3、缺鐵性貧血

血紅蛋白不足直接影響氧氣運輸。女性月經量大或長期素食者要定期檢測鐵蛋白指標。

4、睡眠呼吸暫停

夜間缺氧導致睡眠碎片化。白天尤其飯後更易瞌睡,常伴有晨起頭痛、記憶力下降。

三、改善餐後困倦的實用技巧

1、調整進食順序

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質,最後吃主食。這種進餐方式能使血糖上升速度減緩40%。

2、選擇低GI食物

用雜糧飯代替白米飯,用全麥麵包替代甜點。血糖生成指數低於55的食物更有利。

3、飯後適度活動

散步10-15分鐘能加速胃排空。但避免劇烈運動,否則會加重內臟血流不足。

那位白領調整飲食結構並配合適當運動後,現在午餐後精神多了。記住,偶爾犯困是正常生理現象,但持續性的餐後昏迷狀態可能是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及時關注這些警.示,別讓暫時的困意掩蓋了健康隱患。

您可能感興趣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ment -
AD2

最多人閱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