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健康熱點心梗與散步有關?醫生再三提...

心梗與散步有關?醫生再三提醒:心臟不好,散步時要多注意這幾點

最近朋友圈瘋傳的”散步猝死”事.件讓很多人心有餘悸。那位每天堅持走2萬步的退休教師,怎麼會在最熟悉的林蔭道上突然倒下?其實心臟早在一周前就發出了警.告信號,只是被當成了”年紀大了都這樣”。

一、這些症狀是心臟在求.救

1、不尋常的疲勞感

突然走平路都氣喘吁吁,連系鞋帶都覺得累。這種疲勞與普通勞累不同,休息後也無法緩解。

2、莫名其妙的冷汗

沒有劇烈運動卻突然冒冷汗,尤其是伴隨胸悶時更要警惕。

3、牙疼背痛別大意

心臟問題可能表現為下頜疼痛、左肩放射痛,很多人誤以為是牙科或骨科問題。

二、心臟病人散步的黃金法則

1、時間選擇有講究

避開清晨6-9點的”魔鬼時段”,這時血液最粘稠。下午4-5點或晚飯後1小時更適合。

2、步數不是越多越好

心血管患者每日6000步就足夠,要分2-3次完成。記住”聊天不喘氣”的強度標準。

3、場地選擇很重要

優先選擇平坦的塑膠跑道,避免爬坡路段。隨身攜帶硝酸甘油等急救藥物。

三、必須立即停止運動的信號

1、胸口壓迫感

像有塊大石頭壓在胸前,甚至放射到左臂。

2、頭暈目眩

突然發黑或看到閃光,可能是血壓驟降的徵兆。

3、心律紊亂

自覺心跳忽快忽慢,或者有”漏跳”的感覺。

四、散步前後的注意事項

1、熱身不能省

先做5分鐘伸展運動,結束時也要緩慢停下。

2、補水要科學

每20分鐘喝兩口水,避免一次性大量飲水增加心臟負擔。

3、天氣因素要考慮

濕度超過70%或PM2.5大於100時,建議改為室內活動。

那位退休教師如果注意到晨起時莫名牙疼的症狀,如果能將2萬步拆分成三次完成,悲劇或許不會發生。心臟的求.救信號往往很隱蔽,但只要我們足夠細心就一定能發現。下次散步前,記得花一分鐘感受下自己的狀態,這可能是最簡單的保命方法。

您可能感興趣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ment -
AD2

最多人閱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