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發作時那種鑽心的疼痛,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很多患者把豬肉列為”頭號敵人”,餐桌上見到肉就躲得遠遠的。其實痛風飲食沒那麼簡單,有些肉比豬肉更危險,吃錯一口可能就會讓尿酸值飆升!
一、痛風患者真正要小心的肉類
1、動物內臟
豬肝、雞胗這些內臟嘌呤含量驚人,100克豬肝含嘌呤約300毫克,是豬肉的5倍還多。特別是鵝肝、鴨腸這些”嘌呤炸.彈”,吃一頓可能就會誘發急性發作。
2、海鮮類
帶魚、沙丁魚、鳳尾魚這些深海魚嘌呤含量超高,貝類、蝦蟹雖然美味,但也是隱藏的”尿酸助推器”。有些患者以為只吃一兩只沒事,結果半夜就被疼痛叫醒。
3、濃肉湯
老火靚湯看似養生,其實經過長時間燉煮,肉中的嘌呤都溶進了湯裏。一碗肉湯的嘌呤可能比吃肉還高,特別是乳白色的骨頭湯更要當心。
二、可以適量吃的肉類
1、普通豬肉
其實豬肉的嘌呤含量在肉類中屬於中等水準,選擇裏脊等瘦肉部位,每天控制在50克以內,對尿酸影響並不大。關鍵是要用焯水、清蒸等低脂做法。
2、雞胸肉
去皮雞胸肉是優質蛋白來源,嘌呤含量相對較低。注意不要吃雞皮和雞翅,這些部位脂肪和嘌呤都比較高。
3、淡水魚類
草魚、鯽魚等淡水魚嘌呤較少,清蒸做法最健康。每週吃1-2次,每次不超過100克,既能補充營養又不會加重負擔。
三、聰明吃肉的4個技巧
1、先焯水再烹飪
肉類焯水能去除部分嘌呤,特別是做湯時一定要先焯燙3-5分鐘,倒掉第一遍水再用清水煮。
2、搭配鹼性食物
吃肉時配上冬瓜、黃瓜、芹菜等鹼性蔬菜,能幫助中和尿酸。水果選擇櫻桃、草莓等低糖品種。
3、控制總量
即使低嘌呤肉類也要控制總量,每天肉類攝入不超過100克,分配到各餐中少量食用。
4、多喝水促排泄
吃肉當天要喝夠2000毫升水,白開水、淡茶水都可以,幫助尿酸通過尿液排出。
痛風患者不必完全與肉類絕緣,關鍵是要懂得選擇和搭配。記住一個原則:高嘌呤肉類能不吃就不吃,中低嘌呤肉類控制著吃。與其戰戰兢兢餓肚子,不如學會這些科學吃肉的方法,讓飲食既安全又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