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7 7 月, 2025
主頁健康熱點73歲女子1天腹瀉3次,去...

73歲女子1天腹瀉3次,去醫院查出直腸癌!醫生無奈:太無知了

73歲山東阿姨每天跑三趟廁所,起初還以為是吃壞了肚子。直到便血越來越嚴重,才被女兒硬拉著去醫院檢查。腸鏡報告單上”直腸癌”三個字格外刺眼,主治醫生看完直搖頭:”便血當痔瘡治了半年,早來三個月結果可能完全不同…”

一、這些異常排便信號要警惕

1、大便習慣突然改變

原本規律的排便變得時幹時稀,或者出現裏急後重(有便意卻排不出)。特別要留意持續兩周以上的改變,這可能是腸道在發出警.報。

2、便血顏色暗藏玄機

鮮紅色血滴在便池裏,可能是痔瘡。但如果是暗紅色血液與大便混合,或者大便呈柏油樣黑色,就要考慮消化道出血的可能。

3、大便形狀越來越細

持續排出鉛筆樣細條便,說明腸道某處可能存在狹窄。腫瘤生長時會佔據腸腔空間,導致大便被擠壓變形。

二、三類高危人群建議腸鏡篩查

1、45歲以上中老年人

腸癌發病率從40歲開始明顯上升。建議45歲後每5年做一次腸鏡,有家族史的要提前到40歲。

2、長期便秘或腹瀉者

腸道長期處於異常狀態,黏膜更容易發生病變。特別是交替性便秘腹瀉,可能是腸道功能紊亂的表現。

3、愛吃紅肉和加工食品人群

每日攝入超過100克紅肉,患腸癌風險增加17%。香腸、培根等加工肉製品中的亞硝酸鹽也是危險因素。

三、預防腸癌的四個生活細節

1、膳食纖維是腸道”清潔工”

每天保證25克膳食纖維攝入,相當於1碗燕麥+2個蘋果+1盤綠葉菜。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縮短致癌物與腸壁接觸時間。

2、運動時腸道也在”做操”

每週3次30分鐘的快走,能降低26%的腸癌風險。運動時腹肌收縮相當於給腸道按摩,促進內容物排出。

3、定期體檢別怕麻煩

便潛血檢查每年做1次,腸鏡根據醫生建議定期復查。早期腸癌5年生存率可達90%,而晚期只有10%左右。

4、腸道也需”美容覺”

熬夜會打亂腸道菌群平衡,增加炎症風險。保證23點前入睡,讓腸道得到充分修復。

那位山東阿姨現在每三個月就要復查一次,每次都要做痛苦的化療。其實半年前第一次便血時做個簡單的腸鏡,可能只需要微創手術就能解決。記住,腸道發出的求.救信號,永遠不要自己當醫生來判斷。

您可能感興趣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ment -
AD2

最多人閱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