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鏡子時突然發現眼角多了條細紋?別急著怪熬夜,這可能是身體在悄悄拉響衰老警.報!最近門診遇到位35歲女白領,明明體檢指標都正常,卻總覺得精力大不如前。其實衰老從不是突然降臨,就像慢慢漏氣的輪胎,身體早就在用各種方式提醒我們了。
1.毛孔變成橢圓形
年輕時的圓形毛孔開始下垂變形,這是皮膚膠原蛋白流失的典型表現。突然發現鼻翼兩側毛孔明顯,就要當心皮膚支撐力下降。
2.法令紋變”八”字
從鼻翼延伸到嘴角的紋路加深加長,像用鋼筆描過一樣清晰。說明面部脂肪墊開始移位,皮膚彈性減弱。
3.頸紋變成”年輪”
脖子出現橫向紋路,即使用護膚品也難以淡化。頸部皮膚比臉部更薄,更容易暴露年齡。
4.熬夜後難恢復
通宵後原來補覺兩小時就生龍活虎,現在睡整天還是昏昏沉沉。這是肝臟代謝能力下降的表現。
5.爬樓開始喘氣
同樣層數的樓梯,現在需要中途休息。最大攝氧量每年下降1%,心肺功能在30歲後就走下坡路。
6.傷口癒合變慢
手上小傷口要一周才能結痂,年輕時三天就好。這是幹細胞活性降低的信號。
7.食量沒變腰圍漲
體重秤數字沒變,褲子卻越來越緊。30歲後肌肉量每年減少1%,脂肪更愛堆積在腰腹。
8.午睡成為剛需
原來可以全天精力充沛,現在下午不眯會兒就頭疼。這是大腦清除代謝廢物的效率降低了。
9.忘性越來越大
話到嘴邊突然忘記要說什麼,經常找手機。海馬體每年萎縮1%,記憶力從20多歲就開始下滑。
10.關節開始預報天氣
膝蓋比天氣預報還准,一變天就隱隱作痛。關節滑液減少,軟骨磨損的早期表現。
這些變化就像身體的折舊提醒,從20多歲就開始累積。有位堅持運動的患者,50歲體檢時骨密度還保持在30歲水準。對抗衰老關鍵在早發現早干預,明天就教你如何給身體零件做”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