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健康熱點女子突發腦出血走了,醫生歎...

女子突發腦出血走了,醫生歎息:吃降壓藥時,沒注意這3點!

降壓藥吃不對等於白吃!神經科醫生最怕患者犯的3個錯,太多人倒在血泊中才明白…

一、降壓藥不是”止痛藥”想停就停

1、擅自停藥比高血壓更危險

突然停用降壓藥會造成血壓”報復性反彈”,血管承受的壓力比服藥前更大。臨床數據顯示,這種情況誘發腦出血的風險增加5倍。

2、減量必須循序漸進

即使血壓穩定了也要遵醫囑調整。醫生通常會採用”階梯式減量法”,每次減少原劑量的1/4,觀察兩周再調整。

3、漏服補救有講究

發現漏服後,如果距離下次服藥超過6小時可補服半量。但切忌把兩頓藥合成一頓吃,這相當於短時間內藥物過量。

二、服藥時間藏著大學問

1、晨起服藥不是金標準

最新《高血壓指南》指出,有夜間高血壓的患者更適合睡前服藥。用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才能找到最佳服藥時間。

2、飯前飯後影響藥效

某些降壓藥需要空腹服用(如卡托普利),而有些必須隨餐(如硝苯地平緩釋片)。藥片說明書上小字部分要仔細看。

3、服藥後避免特定動作

服完藥半小時內別突然彎腰或躺下,這會影響藥物吸收。特別是α受體阻滯劑類,可能引發體位性低血壓。

三、這些搭配等於”慢性自殺”

1、西柚是隱形殺手

西柚汁會抑制某些降壓藥代謝,使血藥濃度驟增。服用氨氯地平、非洛地平時要特別當心。

2、止痛藥會抵消藥效

布洛芬等非甾體抗炎藥會減弱降壓效果。關節痛患者需要調整用藥方案,不能自行加藥。

3、喝酒如同服毒

酒精會擴張血管後急劇收縮,造成血壓過山車。服用利血平期間飲酒,可能誘發心梗。

四、定期檢查比吃藥更重要

1、血壓日記不能少

每天固定時間測量並記錄,就診時帶給醫生看。單次門診測量有”白大衣高血壓”誤差。

2、每年必做三項檢查

頸動脈超聲看血管斑塊,尿微量白蛋白查腎損傷,心電圖監測心臟負荷。很多患者直到腦出血才發現這些指標早已異常。

3、藥箱需要季度盤點

檢查藥物是否過期、變色,不同藥片是否混放。受潮的降壓藥可能分解產生毒性。

那位因腦出血離世的患者,生前總說”吃藥了就不用檢查”。這個血的教訓提醒我們:降壓藥是把雙刃劍,用對了救.命,用錯了可能要命。現在檢查下你的用藥習慣,或許能避開那些看不見的陷阱。記住,控制血壓是場持久戰,細節決定生死!

您可能感興趣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Advertisment -
AD2

最多人閱讀

最新評論